辽宁分社正文

沈阳故宫大政殿广场辽代石狮子已有九百多岁

沈阳日报 2024年04月23日 10:17

  沈阳故宫现有五对大石狮子,其中一对甚至比故宫还要早五百多年,专家认定——

  “你知道吗,沈阳故宫现存5对大石狮子,其中一对辽代的石狮子要比故宫还早500多年!”4月22日,记者通过采访沈阳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原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佟悦,惊喜地了解到,摆放在大政殿南广场上一对有点绿色的石狮子,虽是“外来户”,但身价非凡,至今已有900多岁了。

  沈阳故宫的石狮子,作为宫廷文化的象征,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还承载着丰富的传说和故事。在佟悦的动情讲解下,记者步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沈阳故宫内辽代石狮子是“外来户”

  从大清门步入沈阳故宫,一抬眼便可以看见一对石狮子,它们成造于天聪中后期至崇德改元(1636年)之际,守候宫门近四百年。“这对石狮子狮身均高1.1米、狮座均高0.9米。”工作人员细致地向记者介绍,“它们造型繁复,走近细看可以发现,石狮子头上披着卷毛,前腿上部有小的翅状装饰,后腿有火焰状花纹,四肢肌肉明显起突,口叼飘带,带有神瑞气息。”

  沈阳故宫石狮子背后的故事,佟悦了如指掌。他说:“沈阳故宫内现存的5对石狮子,分别在东、西大门口各一对;大清门前一对;大政殿门前和广场上各一对。东、西大门口的石狮子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从各庙宇挪来的。大清门前的一对从没有移动过。大政殿门前的一对原在崇政殿门前,据史料记载,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年),因在崇政殿前修造了月台,置了日晷、嘉量,于是将崇政殿前的石狮子安置到大政殿前,形成了沈阳故宫里石狮子目前的置放格局。大政殿广场上的那一对石狮子最有来头,应该是从沈阳崇寿寺白塔搬来的。”

  据史料记载,崇寿寺白塔,也称白塔寺白塔。当年,白塔与寺院均位于沈州(今沈阳)北城墙之外,也就是现在沈阳北顺城路白塔小学的西侧。白塔始建于辽乾统七年(1107年),塔高近三十米,处在沈阳故宫中轴线上。1957年,白塔因濒危被拆除时,在第一层檐塔中心小室内,发现一带盖石函,函内有一小鎏金盒,金盒内放有一百二十颗粉白状小粒,根据第一层铜盒盖上“佛舍利子,乾统八年,三月廿三日”的字样可知,这些小粒当属佛舍利子无疑。从时间上推断,崇寿寺的石狮子至今已有900多岁了。如今,虽然崇寿寺和白塔已不存在了,但从白塔中所出的90多件文物和寺门前石狮子,仍然在讲述着沈阳历史文化的动人故事。

  石狮子脚下所踩之物“挺特别”

  虽然各朝各代的石狮子有所不同,但南、北石狮子脚下所踩之物基本一样,雄狮踩绣球(分为实心和空心两种),雌狮踩小狮子。但在沈阳故宫石狮子中,那对辽代石狮子却与众不同,其雄性右脚下踩着刻花纹的实心球,左脚下握了一个如意;雌性的左脚踩在一个似乎很调皮的小狮子头上,而右脚下又握住了一个小狮子,这样母子三个狮子在一起,感觉特别有意思和温馨。

  佟悦认为,沈阳故宫的这些石狮子,更多展现了民间元素,富于沈阳地域特色。他说,沈阳故宫大清门前的这对石狮子,石料是来自本溪的“小豆红”,大政殿前的石狮子,石料采自辽阳的“橄榄石”,呈现一种青绿色。这些石狮子与北京故宫的石狮子有所区别,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几对石狮子口中含有大飘带,或垂于胸前,或飘于腮边。而且均侧目对视,嘴部平齐,颈部挂铃,显得十分可爱,并不像有些高大威武的石狮子令人生畏。

  游客可去沈阳故宫数数有多少个小狮子

  “作为清代初期的宫殿建筑群,各式狮子在大政殿前、大清门侧有它守卫宫阙伟岸的身躯,飞耸的檐角有它灵动的身影;绚丽的墀头有它五彩的吉庆曼舞,排列成序的柱头也有它忠诚的守望,林林总总,仪态万千。”沈阳故宫的工作人员热情地介绍道,狮子所蕴含的威武与吉祥,更被人们奉为护国镇邦之宝。

  记者看到,除5对大石狮子,在崇政殿栏杆柱头、大政殿栏杆柱头等地方还有不少小狮子,这些小狮子形态可掬十分逗人。如果谁有心去故宫数数到底有多少个小狮子,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沈阳故宫的石狮子,虽静默无言,却以其独特的方式,诉说着百年历史与文化,它们见证了岁月的流转与历史的变迁,不仅是宫殿的守护者,历史的见证者,更成为沈阳历史文化的传承者。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陈凤军、谢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