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秋收加速度:新农机引领新“丰”尚
在苏家屯区陈相街道英守村,几台大型收割机开足马力,穿梭于玉米地中。 本报记者 王迪 摄
本报讯 实习生陈卓 布阿依谢姆 刘思思 记者赫巍利报道 10月18日,在苏家屯区陈相街道英守村,一台台大型收割机开足马力,穿梭于玉米地中。在隆隆的轰鸣声中,李大发农机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李奥大声地欢呼道:“自从有它的帮忙,粮食一定颗粒归仓!”
李奥告诉记者,他家的玉米地就在村边的一处缓坡,一共4500亩,一望无际。以往这块地单产很难突破1800斤,今年风调雨顺,玉米秆又高又壮。“估计亩产能达到2000斤以上,折合‘干粮’,也有一千八九百斤,是近十年的最高产量。”李奥说。
据了解,今年,沈阳市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大马力、高端智能机型,推进农机装备更新换代,助力粮食生产节本、增效、减损,并迅速落实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记者从沈阳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已受理农户农机购置补贴申请5781台,发放补贴资金近9000万元。
“从旋地、播种,到施肥、打药,全程机械化、自动化!”今年,李奥运用深松配套保护性耕作、种肥同播种植模式,旋耕机、播种机、无人机轮番上阵,作业精准高效,步步都踩在了“点儿”上、赶上了农时,新品种、新技术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李奥新购置的6行轮式收割机可享受6万多元补贴,一天能作业200多亩。
今年秋收,沈阳市投入玉米收获机近4000台、水稻收获机1500台左右,主要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化率达到98%以上。沈阳市农业农村局农机化管理处处长刘常宏说:“机收不仅效率高,损失率也低。据测算,去年沈阳水稻、玉米平均机收损失率分别降至1.63%和1.62%,远低于国家标准。”
据统计,全市秋粮应收总面积847万亩,其中,水稻159.09万亩,玉米652.09万亩,大豆21.67万亩,其他粮食作物14.19万亩。截至10月18日,沈阳市秋粮收获总面积已达742.72万亩,占应收面积的87.69%。
此外,全市现有玉米收获机7600台,谷物联合收割机1900台,其中,“十四五”时期全市新增补贴范围内玉米收获机3106台、谷物联合收割机622台,为本市秋粮机收率达到98%以上提供了坚强保障,预计11月上旬可完成全部秋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