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分社正文

辽洽会助力辽宁高质量发展

辽宁日报 2025年09月30日 13:35

  本报讯 9月29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以整版规模聚焦近日举办的第六届中国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并围绕辽宁对外开放和优化营商环境展开报道。报道指出,从谋划到举办,从洽谈到签约,辽洽会投射着辽宁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铿锵步伐,展现着辽宁打造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的坚定信心和务实行动。

  9月25日,第六届中国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沈阳开幕。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1000多家企业高管和20余个商协会领导齐聚辽宁,21个重点项目在开幕式现场签约。2020年,首届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成功举办,搭建起辽宁与国内国际互惠合作的桥梁,2021年升格为国家级展会,2024年起冠名“中国”。连续6届,辽洽会如约而至,为辽宁带来开放合作的累累硕果。

  报道强调,拓视野、聚共识、搭平台、促合作,辽洽会成为辽宁的一张闪亮名片,让更多企业关注辽宁,更多优质项目、优秀人才奔向辽宁,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辽宁通过举办夏季达沃斯论坛、辽洽会、中俄地方投资发展与贸易合作大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搭建平台,汇聚资源,吸引更多投资者布局辽宁。今年以来,辽宁成功举办珠三角招商引资促进周等活动。

  本届辽洽会规模创历史新高。4场“投资辽宁”国际经贸对接活动、3场经贸文旅双边合作交流活动、辽宁与央企座谈会、辽宁与河北重点行业商贸洽谈对接活动等主题活动,特色鲜明;新质生产力系列分享活动、46项经贸投资类配套活动、63项文旅品牌活动、第二届辽商大会、第二十二届沈阳韩国周活动等配套活动,精彩纷呈。

  高朋满座的场景,是对辽宁发展环境持续优化的肯定。今年1月至8月,辽宁全省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643.2亿元,同比增长12.7%。

  报道指出,第六届辽洽会主题展览,格局更为开放,国际展商数量同比增长26%,国际参与度创历届辽洽会新高。

  近年来,辽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发力,加快建设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着力打造国家对接东北亚、沟通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海陆门户,全力推动外贸提质升级,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吸引更多外资企业走进辽宁、深耕辽宁。

  今年以来,辽宁省出台一系列举措,用政策为企业拓市场、抓订单提供保障。积极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将全省重点境外展会计划扩充至148个,组织2000余家企业参加百余场境外知名展会,成功举办俄罗斯、中东欧、日本、蒙古国出口商品自办展。辽宁对日本、韩国、美国、东盟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保持增势。

  “辽宁深化商务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辽宁省商务厅厅长潘爽介绍,今年1月至8月,辽宁全省进出口5019.4亿元,延续增长态势,其中出口2676.7亿元,增长11.6%,规模创历史新高;全省实际使用外资29.5亿美元,同比增长118%。

  报道指出,辽洽会通过打造沉浸式与体验式场景空间,将产品展销、文化体验与消费促进深度融合,让与会嘉宾全方位了解精品好物,带动消费升级,促进交流。

  释放消费活力,不止于辽洽会。如今,辽宁消费市场“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亮点”。年初以来,辽宁先后举办俄罗斯食品文化周、夏日消费季等30余场重点促消费活动,全省各地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4000余场,同比增长30%以上。“政策+活动”双轮驱动,“线上+线下”双向融合,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智能手机销量增长1.2倍,可穿戴智能设备增长77.8%,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家用电器增长44.7%,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10.4%……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辽宁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874.8亿元,同比增长4.6%。

  整版报道还重点关注辽宁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优化营商环境。题为《搭平台拓通道 扩大开放合作》的报道指出,高水平对外开放是辽宁振兴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辽宁强枢纽、畅通道、优服务,拓展开放新空间,抢抓向北向东开放机遇,不断扩大贸易“朋友圈”,拓展俄蒙白、深耕日韩、对接欧美、挖潜中西亚、巩固提升东南亚,取得一批批重大合作成果。今年1月至8月,辽宁全省进出口5019.4亿元,延续增长态势。

  题为《优化营商环境 为振兴突破贡献力量》的报道指出,优化营商环境,是辽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必须下好的“先手棋”。辽宁省委、省政府连续3年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部署和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出一批具有辨识度的改革举措。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市场活力充分释放。今年上半年,辽宁省3万余家“四上”企业沿链成群,“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在细分赛道上加速领跑,近百家央企区域总部、分公司、子公司落户辽宁,新登记外资企业超2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