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分社正文

记者亲历沈白高铁载客试运行:350公里时速穿行东北山水画廊

中新网辽宁 2025年09月04日 21:02

  中新网辽宁9月4日电(姜月恒 韩浩天)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沈白高铁,9月4日进入模拟载客试运行阶段,这也是沈白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前的最后“热身”。记者受邀乘车全程体验,随“钢铁巨龙”以350公里时速穿行东北山水画廊。

试运行列车穿越高铁大桥。 受访单位供图

  沈白高铁正线起自沈阳北站,沿线经沈阳市、抚顺市、通化市、白山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5个地市(州),终至长白山站,全长约430公里。

  9月4日8时,复兴号G9121缓缓驶离沈阳北站。随着速度的不断加快,窗外的景色也在不断变幻。85座隧道、175座桥梁在窗外交替呈现,茂密的森林、整齐的田野,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

沈白高铁沿线的伯官站。受访单位供图

  “沈白高铁地质条件复杂,需穿越长白山支脉11条断裂带,跨越辽河、松花江、鸭绿江三大水系80余条河流,桥隧比高达78.4%……”随车介绍情况的京沈公司工程管理部主任部员李方舟说。参建单位采用多种新工艺、新技术克服复杂地质构造、恶劣天气条件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难题,全力打造精品工程。

  记者在各车厢间行走,感觉非常平稳,即使列车速度已达设计时速350公里,仍然像在平地行走。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运输部高铁科工程师刘洋向记者介绍,模拟载客试运行就是按铺画的试运行列车运行图,使用3种车型分别按照350km/h、300km/h、250km/h的速度进行铺画,达到我们多种适用车型及速度的试验需求。

乘务员身着民族服装,在长白山站欢迎前来体验的记者。  姜月恒摄

  随着列车进入长白山腹地,隧道越来越多、越来越长,但车里却感受不到来自隧道的噪音。李方舟介绍,沈白高铁规划秉持“最小干预”原则,主动绕开 17 处自然保护区和 22 处水源地,以“以桥代路”“以隧代挖”减少植被切割。全线共设 2174 户 27976 平方米隔声窗、179 处 83579 延米的声屏障,构筑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静音走廊”。

  沈白高铁于2021年7月开工建设,2025年5月完成全线铺轨施工。自今年6月1日联调联试以来,经过轨道、路基、桥梁、隧道、电力牵引供电、通讯和信号等12项内容进行动态检测,各系统功能得到了优化。

  9时45分,列车到达终点站长白山站,随行的记者都在感叹,沈白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后,真正实现了晨游沈阳故宫,午览长白山天池。

乘务员在迎接旅客上车。  姜月恒摄

  “沈白高铁开通后,将结束抚顺、通化、白山地区不通高铁的历史,实现辽宁省14个地级市市市通高铁目标,将‘天辽地宁’和‘白山松水’紧密连通,为东北振兴注入新的动力。”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客运部副主任唐忠贺说。

  据介绍,沈白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后,北京朝阳站、沈阳北站至长白山站最短旅行时间分别为4小时33分、1小时53分,较现行分别压缩1小时23分、1小时31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