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分社正文

烽火映丹心 书香砺征程 沈阳于洪区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职工主题阅读活动

中新网辽宁 2025年08月26日 19:16


  中新网辽宁新闻8月26日电 一段段历史于书香中苏醒,一个个名字因铭记而永恒。8月25日,沈阳市于洪区南阳湖街道职工书屋内座无虚席、气氛庄重而温暖。2025年“书香工会 悦读增智”沈阳市职工主题阅读活动——“烽火映丹心 书香砺征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读书分享会在此举行。来自全区各行各业的劳模工匠、职工代表50余人齐聚一堂,透过文字的共鸣与真实的讲述,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本次活动由沈阳市总工会主办,于洪区总工会承办。沈阳市总工会宣传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前夕,我们精心策划并举办了这场主题阅读活动,共同回溯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铭记历史的沧桑与厚重,激发沈阳产业工人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与不屈斗志,激励他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书写属于当代工人的辉煌篇章。”

  以书为媒,以史为鉴,六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分享者依次登台,传递精神之火。

  全国劳动模范、沈阳华兴防爆器材有限公司工程师王家强首先分享了《工程师的胜利》一书。他从企业书屋的建设谈起,延伸至书中揭示的“科技背后的人”——那些凭借专业知识扭转战局的工程师群体。他特别提到太平洋战争中战机、航母、工程部队如何通过技术迭代与组织创新奠定胜局。他感慨道:“这让我们技术工人意识到,哪怕是在和平年代,精益求精、持续创新,本身就是一种战斗力。”

  沈阳市劳动模范、沈阳市第六十中学正高级教师段艳侠分享书籍《抗战为什么赢》。她以温润而坚定的嗓音,将全场带入全民族抗战的宏大历史画卷。她指出,这本书清晰阐释了抗战胜利的原因:中华民族的空前团结、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全民族抗战的伟大力量以及国际社会的支持。“抗战的胜利不仅是军事的胜利,更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胜利。”她说:“这是我们今天尤其需要传承的宝贵财富。”

  于洪区南阳湖街道景荣社区工作人员周游分享了《拉贝日记》。她以“浸过血泪的琥珀”为题,用极具画面感的语言复现了拉贝在南京安全区中的点滴细节——从粉笔画出的安全区边界,到圣诞夜的松枝烛光,从运粮卡车上印着的“西门子”字样,到难民跪谢时他内心的无措与感动。周游说:“他让我们看见,即使在最深的黑暗里,仍有人性的微光在反抗。这不是一本日记,是一个普通人在废墟中举起火把的勇敢记录。”

  于洪区陵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赵若含分享书籍《南京大屠杀》,她语气沉静却力量千钧。她提及书中那些普通人的遭遇与国际义人的坚守,几度哽咽:“这些文字让人窒息,但它们必须被看见。我们记住苦难,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

  于洪区迎宾路街道机场社区郭卫东站姿笔挺,声音铿锵,分享《1931-1945的中国抗战》。他讲述了从马占山冰原血战、杨靖宇林海就义,到淞沪鏖战、台儿庄大捷的壮烈历程。他说:“这本书是一座用十四年血火铸成的民族史诗,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绝不后退’。”

  沈阳永安经开区党政综合办主任彭勃带来了《于洪区志》。她分享本土英雄故事——1905年怒斥日军、从容赋诗赴死的卸任知县贾晓峰;24岁牺牲于唐山地震救援的战士马德财;生平仅存“白洋淀打日本”六字的无名烈士王德;为救54人牺牲的18岁知青白林杰……“翻开它,记录的是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于洪区的根脉与沧桑,尤其是那些被岁月尘封,却不该被遗忘的英雄身影。”她动情地说:“这些名字或许微不足道,但他们的骨气早已融入于洪人的血脉之中。”

  沈阳市总工会向于洪区南阳湖街道职工书屋赠送图书,寓意薪火相传、阅读不息。

  伴随歌曲《如愿》悠扬而深情的旋律,活动圆满结束。

  “作为一名观众,这次活动让我们在阅读史料、分享感悟中重温历史,推动红色文化在职工群体中落地生根,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于洪区南阳湖街道景荣社区工作人员白若奇表示:“八十载岁月虽远,但先辈用热血换来的和平仍需守护。今后我会带着这份敬畏,将历史给予的勇气融入工作,让红色记忆在更多人心中传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