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创新,有趣!沈阳铁西社区开启沉浸式科普新体验 虚拟稻田“种进”暑期课堂
中新网辽宁新闻8月20日电(记者赵桂华)一副MR眼镜,一片全息投影的麦浪,孩子们指尖轻触——两千年的农业简史在滑翔西社区共享大厅内徐徐展开。近日,沈阳市铁西区凌空街道滑翔西社区联合区爱心志愿者协会,推出“未来教室”社区教育计划,通过混合现实(MR)技术,将农业进化、大气科学等知识转化为可交互的全息场景,让青少年在虚拟实验室“解剖”空气、在立体投影中见证水稻驯化史。活动上线两周,已吸引超200人次参与,家长预约排至9月初。

学校放假,社区开学:MR“黑科技”来助力
“学校放假,社区开学”是沈阳市推行十余年的惠民工程,为了让学生在“家门口的学校”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滑翔西社区此次大胆引入MR技术,重塑教学模式。比如农业简史课:学生佩戴MR眼镜后,眼前浮现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稻田,手势滑动即可“收割”不同朝代的作物,全息投影对比野生稻与杂交水稻的基因结构差异;“空气实验室”则带来“虚拟空气”,青少年拖动各种气体了解空气的组成,动态化地学习空气的成分知识点。
“以前千百年的氧气氧化青铜根本无法观察,现在孩子能亲手‘触发’一场青铜氧化的过程!”志愿者协会会长王智珺表示,MR设备由企业捐赠,课程开发则由多所高校专家指导完成,确保知识体系严谨。

教育普惠,三重升级:快乐暑假“炫”起来
“目前我们社区的暑期教育正经历三重升级。”滑翔西社区书记张军表示。一是资源破壁,借力中国移动5G网络,VR/MR课程实现毫秒级响应,避免画面延迟导致的眩晕;二是师资共享,社区工作者通过“教育慧邻”平台接受培训,掌握虚拟教具操作技能;三是安全托底,MR实验替代传统化学试剂,空气组成课用虚拟燃烧代替明火操作。家长李琳感慨:“既满足孩子玩火的兴趣,又杜绝了烫伤风险。”

从看科学,到玩科学:社区推开未来之窗
“科技不是魔术棒。”张军强调,“我们要让青少年从技术消费者转变为生产者。”窗外蝉鸣聒噪,共享大厅内却静得出奇。十几个孩子围着一片浮空投影的麦田,指尖划过之处,麦穗迅速变金黄——这是他们用MR工具加速了光合作用。“原来让庄稼丰收的,不是魔法,是科学啊。”十岁的陈小雨在日记里写道。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项目已由滑翔西社区申请纳入铁西区“幸福教育进社区”示范工程,未来计划向全区推广。正如雷锋纪念馆通过VR技术跨越时空,滑翔西社区正用MR为青少年推开一扇通向未来的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