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继续教育与高质量就业持续发展高峰会议暨中外人文交流研讨会成功举办
中新网辽宁新闻8月18日电 由辽宁省辽商总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联合北京国际交流协会人文交流与教育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全国高校继续教育与高质量就业持续发展高峰会议暨中外人文交流研讨会8月18日在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成功举办。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孙延鹏在致辞中表示,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第一所交通专门学校。七十余载风雨兼程,从全国首批28所高职示范校到2019年成为辽宁省唯一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综合实力位列全国前50强、稳居辽宁高职教育榜首。学校始终以服务区域发展为己任,在高质量就业与产教融合领域厚植深耕。紧扣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重点产业需求,构建了“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本次会议为深化校企合作、推动高质量就业提供了重要平台,学校将与辽商总会一道,聚焦“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继续教育改革、就业服务升级、国际交流合作等领域持续发力,为辽宁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辽宁省辽商总会副会长、辽宁思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袁鸣霞表示,此次活动旨在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与教育对外开放的部署要求,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汇聚各方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探讨新形势下人才培养与就业创新的融合路径。辽商总会产教融合专委会致力于探索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协同发展模式,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助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取得了显著成效。
袁鸣霞对会议的成果提出三点希望:第一,希望深化“校企协同”,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第二,希望加快“职教出海”,打造国际化人才新通道。第三,希望构建“终身学习”生态,激活继续教育新动能。
辽宁省辽商总会产教融合专委会主任、辽宁一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尧在会上发出三项合作倡议:一是深化中马“校校合作”,打造国际人才快车道;二是推动央国企“订单班”,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三是强化辽宁服务中心职能,当好三方联动“枢纽站”。
刘尧表示,专委会已与马来西亚多所院校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现正式推出“中马国际领军人才计划”,每年定向培养200名领军人才,覆盖智能制造、数字技术、绿色能源等前沿领域;双向赋能,马方学生来辽实训,辽宁院校师生赴马交流;课程互通,共建学分互认体系,颁发双认证证书。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继续教育发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勇在会上介绍该专委会2024年的工作情况,并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李勇表示,该专委会将继续秉承“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推动继续教育发展”的工作宗旨,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将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和工作机制完善;深化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和方法创新;拓展校企合作和搭建线上就业渠道;搭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平台;加强宣传引导和氛围营造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还将加强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合作,兄弟协会和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和继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印度尼西亚马塔兰大学校长代表、SINO执行副总裁朱马尼(Jumani)当天以视频形式致辞。他表示,马塔兰大学是印度尼西亚排名前二十的公立大学,校址位于风景优美的龙目岛,学校享有充满活力的学术和文化环境。期待并欢迎与中国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会上,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向辽宁一米科技有限公司授牌,授权其成为理事单位。

此外,与会嘉宾就数字化教育赋能人才培养、中马国际领军人才计划、辽宁-印度尼西亚高职院校职教出海、用友“畅捷通”ERP兴趣人才活动大赛、低空经济教培就业与场景应用等内容进行了研讨。与会嘉宾还对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和沈阳中航英才技工学校进行了参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