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起个人消费贷款可享财政贴息
近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明确自2025年9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将享受财政贴息优惠,这一政策将涵盖家用汽车、养老生育等多个民生重点领域,为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减负红利。
覆盖多领域消费
此次贴息政策执行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
覆盖两类消费场景:一是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二是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七大重点领域消费,包括家用汽车(含汽车购置、车辆保险及维修)、养老生育(含家庭适老化改造服务、辅助生育消费等)、教育培训(含资格证培训考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等)、文化旅游(支持消费者通过具备资质的旅行机构购买国内旅游出行服务)、家居家装(含家庭装修、家具等)、电子产品(含购买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健康医疗(含牙齿矫治、健康管理等)。
值得注意的是,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政策到期后,根据实施效果研究延长政策期限、扩大支持范围。
明确贴息标准
政策明确了具体贴息规则: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按符合条件的实际用于消费的个人消费贷款本金计算),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10%。
政策设置了累计贴息上限:政策执行期内,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其中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单笔5万元以下的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10万元)。
23家机构参与,服务覆盖面广
此次参与政策实施的贷款经办机构达23家,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如工行、农行等)、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中信、招行等),以及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如微众银行、招联消费金融等)。
本报记者 赵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