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分社正文

跨越千里“辽”望“黔”程:沈阳理工大学青年在黔贵大地播撒信仰火种

中新网辽宁 2025年08月11日 16:20

  中新网辽宁新闻8月11日电 7月,黔贵大地,青春正燃!沈阳理工大学寰英黔行长征路实践队师生们跨过山海,以沈阳理工大学“爱国奉献、自强不息、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兵工精神为指引,前往黔贵大地开展为期11天的红色文化调研。

  历经38小时2800多公里的路程,实践队经过“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沿京哈—津山—津浦—石德—京广—沪昆普速大动脉一路向南,折而西南,穿荆楚、越潇湘,掠过洞庭波光和张家界石柱千重,再入黔中,夜行苗岭,抵达黔贵大地。第一站,实践队前往贵州省博物馆,以“历史——民族——共荣”为主线系统参观“民族贵州”“历史贵州”等多个主题展厅,零距离感受贵州历史的演变与发展,体验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与融合。队员们从史前至明清的青铜器、金凤冠等文物中溯源贵州多民族交融史;在苗族、侗族、布依族的服饰、银饰、面具及数字化工艺互动中体悟“多彩”背后的文化尊重与认同;通过沉浸式体验,把博物馆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流动课堂,完成一次跨越时空的黔地文化寻根之旅。

  实践队来到遵义开展实践活动,重走长征路,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沃土里,生长出属于这一代人的“新稻穗”。

  在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纪念馆,实践队深刻感悟遵义会议精神和长征精神。90年后的今天,遵义会议的重要启示和精神力量,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依然激励着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在遵义红军烈士陵园,队员们登316级台阶,每一级都时刻提醒着队员们不忘红军来时路,在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前,队员们肃立默哀,向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先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与最深切的追思。“来到这里,我就被深深触动了,被红军将领们身先士卒、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深深震撼”队员刘家屿眼含热泪地说。

  同时,实践队融入多元实践,深化红色文化理解,观看遵义重要红色文化研学实践项目——《伟大转折》大型舞台剧。该剧以红军长征为时代背景,以红军长征在贵州取得的“伟大转折”历史成就为故事主线,再现中央红军血战湘江后,转战贵州,突出重围,北上胜利会师的红色史诗。师生们与革命历史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散场后,队员们表示这种“沉浸式思政课”让教科书上的文字变成了可触摸的历史记忆,十分震撼。

  实践队来到贵州省海龙镇温泉村入户调研青少年儿童现状与普法宣讲,校地合作开启双向赋能激活乡村振兴“智力引擎”。在当地负责人带领下,实践队深入走访了30余户村民,填写发放了110余份为海龙镇温泉村定制的调查问卷和防骗宝典。队员们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宣讲,并面向全村青少年儿童开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防电信网络诈骗等专题沉浸式宣讲,切实提升青少年儿童法治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与海龙镇温泉村共同签署大学生社会实践共建共育协议,推动高校智力资源与乡村振兴发展需求充分衔接,为双方未来深入合作提供坚实基础。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27日上午,海龙镇温泉村党员活动室格外热闹,实践队带着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思政品牌寰英讲堂的“科技干货”与海龙镇温泉村的孩子们开启帮扶之旅。实践队为全村留守儿童带来了为期3天18学时的特色授课,为大山里的儿童揭秘兵工与科技“新世界”,感受硬核浪漫。

  “这辆小车真的可以在水里游吗?”“机器人居然可以和我握手!”“真的太神奇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在课堂上频频上演。实践队的队员们以“水陆两栖智能巡航清洁车”中蕴含的电路原理、机械结构等知识为基础,精心设计了系列课程。从简单的机构运转到具体的机械传动原理,他们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讲解复杂知识,比如将视觉系统比作人的眼睛,把机械臂传动形容成手臂的关节运动,让抽象的原理变得可触可感。

  当然,科技体验不止于“看”的浅尝辄止。实践队特别精心准备了多套实验组件,免费发放给到场的孩子。在队员们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下,孩子们化身“小小机械工程师”,认真识别零件,专注组装连接。从最初的茫然到渐渐上手,从遇到困难时的眉头紧锁到完成作品后的欢呼雀跃,零件在孩子们灵巧的小手中逐渐成型为“智能机器人”。组装的过程不仅是科技知识的实际运用,更是队员们与孩子们建立信任、心灵沟通的温暖桥梁。

  此外,实践队用独特的授课方式为孩子们带来了“两弹一星”精神小课堂、沈理工小课堂、足球趣味赛、安全小课堂、法治小课堂等形式多样、设计新颖的授课内容,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实践队的队员们不仅成为了小朋友最崇拜的小老师,也成为了他们心中不可或缺的情感依靠。

  从“辽沈兵工摇篮”到“黔贵红色沃土”,寰英黔行长征路实践队以一场跨越千里的“青春长征”,在黔贵大地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队员们用脚步丈量信仰,用知识播撒希望,用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将兵工精神与红色基因融入生动的社会实践,在服务奉献中淬炼成长,为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贡献了澎湃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