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分社正文

“惠帮企@链上沈阳”筑基科研资源与本地转化

中新网辽宁 2025年08月04日 17:08

  中新网辽宁新闻8月4日电 高校专利沉睡实验室,制造企业渴求新技术——这是横亘在创新前的鸿沟。沈阳拥有45所高校和众多创新平台,但科研成果转化率长期在低位徘徊。

  一边是众多科研成果在实验室沉睡,一边是传统制造企业深陷转型困局。“惠帮企@链上沈阳”专班负责人感叹,“教授握着专利找不到市场,企业捧着需求够不着技术。打破科研资源的‘沉睡之痛’,打通产学研经脉,关乎城市发展。”

  “惠帮企@链上沈阳”工作专班组成工作小组,收集高校“闲置”科研成果并进行筛选“打捞”,积极对接企业需求,让1187项科研成果跨越鸿沟。

  精准“搭桥”:三级联动破解信息孤岛

  依托“市—区—驿站”三级网络,平台编织起破除信息壁垒的立体之“桥”。市级专班建立“高校科研成果”专区,首批打捞1187项成果入库,经专家多维度评审,275项高价值专利脱颖而出。园区驿站化身一线触角,“点对点”深入企业摸排需求,线上智能匹配、线下专场对接同步发力,让“数字桥”高效链接供需两端。

  如,深海造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研发高精度蜡型3D打印机时,被“灰分—精度—强度”的平衡难题与欧美材料垄断所困。专班通过沈阳校友会服务驿站,将其需求精准“翻译”并传递至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学院。2个月实验攻坚后,符合“不可能三角”要求的新材料成功面世并形成发明专利。

  全程“铺路”:“陪跑团”护航转化之路

  从实验室的“样品”到市场的“商品”,成果转化之路常被称作“死亡之谷”。市专班推动各区县联合工信、科技、发改等单位,组建强力“陪跑团”,为企业铺就一条“从科技到产品”的加速跑道——资质申报、融资对接、研发筹建……“陪跑团”提供全链条“保姆式”服务,企业只需专注核心研发,琐事烦恼“我们办”。

  邦粹科技是一家以打造“中国芯”打破技术垄断为目标的企业,自承接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工业无线通信专利后,皇姑区“陪跑团”指导企业成功申报专精特新、高新技术、瞪羚企业,协助企业落实贷款贴息,成立工业通信与安全研究院……让企业“零要件”、“即时办”,“零压力”专注于核心业务,促成这颗“中国芯”规模化量产。

  资源“聚变”:统一战线的“穿针引线”

  “我们的角色,就是‘科技翻译官’。”专班工作人员介绍,“把教授的‘学术语言’翻成‘市场方言’,把企业的实际需求算成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账。只有把校企双方的心思都照顾到,才能让他们放下顾虑,深入合作。”

  如今,“惠帮企@链上沈阳”平台发挥统战优势“穿针引线”,联动孵化器、高校、企业、金融资本,以“智囊团”为企“把脉开方”、以“金融活水”为成果产业化“资金解渴”,以“市-区-驿站”三级服务体系全程保障。截至目前,平台已促成校企签署五技合同89项、金额超3500万元;培育以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为主的80家科技型新主体,让“沉睡”专利成长为新质生产力之路“桥通路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