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分社正文

加快建设科创特区 沈阳市出台新政支持浑南科技城构建六大科创体系

中新网辽宁 2025年04月23日 17:55

  中新网辽宁新闻4月23日电(记者赵桂华)打造“高校院所成果股权池”,支持高校院所联合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设立持股平台;支持高校院所、科技企业等创新主体在科创特区内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开展订单式研发、投放式创新;创新主导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模式,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

  继2024年沈阳市发布《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支持浑南科技城建设科创特区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后。4月23日,在2025浑南支持浑南科技城构建六大科创体系区科技创新大会上,沈阳市再次发布了《沈阳市支持浑南科技城构建六大科创体系加快建设科创特区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全力推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特区”。

  体系一:构建技术创新策源体系

  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支持深部工程、工业具身等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支持科创特区内创新主体争创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

  支持科研条件开放共享。科创特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通过“创新券”方式,按比例享受我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及相关实验条件共享服务。

  支持以需求为导向的协同攻关。创新主导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模式,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科创特区内同一企业可以以“揭榜挂帅”等形式承担多个重大技术攻关项目。支持高校院所、科技企业等创新主体在科创特区内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开展订单式研发、投放式创新。

  体系二:构建中试转化服务体系

  畅通职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打造“高校院所成果股权池”,支持高校院所联合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设立持股平台,对本单位职务科技成果进行委托管理,按照“先赋权、再转让”“先使用、后付费”“拨投结合”“投贷联动”等多元化方式,加快职务科技成果转化。

  支持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建设。实施“一校一策”,构建“中试+园区”联动机制,依托中试基地建设先进制造、医疗装备等科技产业园区、大学科技园,以“备案制”方式构建概念验证、中试验证、专业孵化等平台及新型研发机构,对中试项目给予“先拨后股”支持。

  探索有组织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组建浑南科技城运营平台公司,整合各类创新要素,开展体系化、有组织的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服务。向高校院所派驻科技特派员,组织科研成果优先在科创特区产业化。

  体系三:构建应用场景引领体系

  开放政府应用场景。向科创特区内创新主体定向发布城市建设、智能交通、低空经济、医疗教育、政务服务等领域应用场景,优先支持科创特区内创新主体的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

  创新政府采购方式。对于科创特区内符合国家科技和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及财政部关于政府采购有关规定的采购项目,当市场现有产品或技术不能满足要求、需要进行技术突破时,可以采用合作创新采购方式进行采购。

  支持建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支持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开辟算力服务新赛道,赋能科创特区主导产业发展。支持在科创特区开展完全国产化测试与适配,打造国产化技术应用场景。

  体系四:构建科技金融赋能体系

  支持建立“拨投联动”机制。在科创特区推动天使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支持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

  支持知识产权作价融资。支持科创特区内创新主体以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进行质押融资,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发行专项债券试点。

  完善全方位风险补偿体系。完善对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等科技型企业风险补偿机制,对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业务给予担保费率减免、科技保险业务给予保费贴补、科技贷款业务给予贴息。

  体系五:构建优秀人才保障体系

  创新人才身份管理。编制产业《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对企业实际需求人才,按照“事业编制企业用”的方式予以支持或择优给予资金奖励。鼓励高校院所在职科研人员在科创特区开展双创活动。

  保障优秀人才子女教育。在科创特区内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子女,可享有更灵活的教育资源配置机会,可优先安排到东北育才浑南科技城学校等科创特区内学校就读。符合条件的重点产业急需人才子女,可根据个人意愿按相关政策在全市范围内享受相应教育优待政策。支持东北育才浑南科技城学校探索初中毕业生以科技特长综合评价方式,直升浑南区重点高中科技特长班。

  加大人才收益激励。对于国有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科技人才、技能人才、技术人才,可不限于岗位薪酬框架,按照“一人一议”协议开放薪酬。

  体系六:构建创新生态优化体系

  降低公共服务平台使用成本。支持高校院所在科创特区内转化的职务科技成果通过协议定价、技术交易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方式确定价格。科创特区各类要素功能服务平台为域内创新主体开展的技术查新、成果评估、挂牌交易、检验检测、技术培训等服务实行五折优惠。

  鼓励企业开放创新。支持科创特区内创新主体在境外建设研发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科技产业园区等离岸创新创业平台。深化与自贸区沈阳片区联动,设立科创特区保税研发中心,对科技企业进口研发设备、实验耗材等给予保税研发支持。

  建立容错免责机制。完善尽职免责体系,对科创特区内符合改革方向、程序合规的决策风险免除相关责任,不作负向评价。设置“创新创业观察期”,有关部门对科创特区内创新主体突破现有管理规定的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活动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