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校园浸润“非遗”花开 薪火传承育美少年
中新网辽宁新闻5月13日电(李伶俐) 时序更替,万象更新,文脉赓续,生生不息。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引领下,沈阳市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特别是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的传承、传播。

5月13日,以“非遗育美 蓬勃匠心”为主题的非遗传人进校园活动在铁西区勋望小学燕塞湖分校举行。沈阳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马今、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姚建斌、市文旅局非遗处副处长黄大为、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岳强、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副院长左代英、市教育研究院美术教研员谷翠国、铁西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解东方、铁西区教师进修学校美术教研员刘国君、沈阳花灯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陈畅、中国成语印篆刻技艺传承人杨桂臣、金式绳结传承人金慧敏、薛氏沁染传承人郭星、贲氏草编技艺传承人贲力受邀参加活动。

保护是最好的传承,传承是最好的保护。记者在现场看到,学校街舞队以一首国风主题舞蹈作品《红色》火爆开场,孩子们在动感的节拍中体味着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之魂,此次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活动正式拉开序幕。随后,学校彩虹合唱团的孩子们倾情献唱了歌曲《成为光》,让孩子们在音乐中感受成长的力量。表演结束后,由学校老师带领社团的孩子们为四位非遗传承人献上精心制作礼物。勋望小学燕塞湖分校校长于永辉为四位传承人颁发校外辅导员聘书。

据了解,目前沈阳市公布的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共260个,其中国家级11个、省级40个、市级209个;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47名,其中国家级10名、省级46名、市级191名。沈阳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数量位居全省及东北地区前列。

沈阳市文旅局非遗处副处长黄大为表示,本次“非遗育美 蓬勃匠心”活动是在沈阳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热切关心下促成的,他期望通过非遗传承人参与教学的实践探索,强化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土壤。
沈阳市政协委员、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岳强表示,非遗从来不是孤芳自赏的“老物件”,而是镌刻在时光长河里的艺术瑰宝。他希望通过非遗进校园的活动,更好地推动课程融合,促进五育并举,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鼓励学生们多在实践中感知艺术之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此外,沈阳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马今表示,沈阳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正围绕“深入实施‘幸福教育’工程,不断提升学生‘三个健康’水平”开展专题调研,她希望以此次非遗传人进校园活动为契机,让学校不断培育特色课程,编写特色教材,从而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土壤,让非遗文化从“进校园”变为“在校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