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列车“夹缝”中的上水工
中新网辽宁新闻8月4日电 烈日炙烤下,刚刚抵达大连站的一辆列车在停靠点掀起一股热浪。 此时,两名身穿黄色上衣的上水工正脚步匆匆地行走在轨道线路之间,他们拖着沉重的橡胶水管开始为列车每节车厢加水。

暑运到来,在这一年当中最炎热高温的天气里,大连站的上水工们头顶烈日,默默坚守在岗位上,他们用辛勤汗水,保障着列车趟趟“喝饱水”,满足旅客在极端高温天气的用水需求。
这个站客运上水工班组里有8个人,4个人为一个班,全天合计要为立折的13趟列车加水,从车头到车尾走一个来回大概20多分钟,在列车间狭长的空间里,重复的进行插管、拔管、收管,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有条不紊。密集点从中午12时开始,一直忙碌到15时,先后为13趟列车上满水,其中最短的一趟车就间隔13分钟。平均每人每天要给50节车厢上水,来回步行约10公里。

列车进站前,上水工们要提前10分钟到站台下面等候列车,虽然还没开始作业,但这些人已经个个大汗淋漓了。当火车进站那一瞬间,车体带来的虽是阵阵热风,但也能让他们感到丝丝惬意。列车停稳后,夹在两列火车之间,顿时就像进了蒸笼一样,脚下是被太阳晒的滚烫的铁轨和石板,头上是火辣辣的太阳,两边是高温烘烤下的铁皮车厢以及动车空调排放的高温气体。
站台外热浪滚滚,骄阳似火。48岁的张健是上水工里的一员,年龄比班组里大多数人都要大,也是一名老党员。他与工友走进股道,一个车头,一个中间,一个车尾,分工加水。拔出上水管,插入列车注水孔;打开上水开关,进行注水作业;列车水上满后,关闭上水开关;从列车上拔出上水管,插入上水箱内,整个动作连贯而迅速。

为了尽可能多地给车厢上水,张健和工友们都是一路小跑着奔跑在每节车厢之间,脸上、头上全是汗水,戴着手套也没法擦,豆大的汗珠不一会儿就浸湿了衣服。相对于普速列车,高铁列车的空调排气口都在车体下部,从空调机箱排出的热气,让上水口附近简直像蒸笼一样。
高温、高湿、高强度。一趟列车上满水后,上水工们列队走向另一个站台。下午3点过后,上水工们终于迎来了短暂的休息,随后迎接他们的是下一趟列车的挑战。
“上水工虽然看不到旅客,但我们也是服务员,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用心把它做好。旅客在列车途中能用上我们上的水,干净的水,我觉得就算流点汗,也是很值得的。”张健一边擦汗一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