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于洪区精准发力协同攻坚 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显著
中新网辽宁新闻8月1日电(记者赵桂华 通讯员曲畅)自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决战决胜攻坚提升”环境治理三大攻坚动员部署会议召开以来,沈阳市于洪区迅速行动,将会议精神转化为扎实举措,聚焦精准治污,强化协同攻坚,全力推进蓝天保卫战攻坚提升工作。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于洪区PM2.5浓度同比下降12%,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5%,区域空气质量改善明显。
压实责任闭环管理,网格监管效能提升
于洪区着力健全责任体系,压实攻坚闭环管理。通过更新完善环境空气四级网格化监管责任清单,实现了精细化监管。同时,优化高值污染预警指令传递流程,建立了“巡查-上报-处置-反馈”的高效闭环机制,确保对污染异常点位第一时间溯源排查、联动处置,预警响应无缝衔接。据统计,本年度该区已累计响应市级高值预警16次,自主处置异常高值51次,排查污染源86处,并通过四级网格体系主动发现并消除各类环境问题485个。
聚焦源头精准施策,治理能力持续升级
在源头管控方面,于洪区深化精准治污举措。区工信局、应急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协同联动,交叉核对规上企业、危化品企业、工业企业清单,确认企业存续状态,并组织相关企业申报危险废物管理计划。通过对企业申报的活性碳、油漆桶等危险废物种类进行分析,精准识别出污水处理厂、医疗诊所、汽修、家具厂、工业企业等重点行业。在原有63家使用活性碳企业的基础上,新增纳入监管175家同类企业。该区建立了季度提醒督办机制,专人负责督促企业按时更换活性炭,目前63家涉VOCs重点企业已全部完成更换并录入二维码管理平台,新增的175家企业正在排查整治中。此外,还对19家使用低效治理设施的涉VOCs企业开展帮扶,指导其制定升级改造方案,推动污染治理能力提级增效。
靶向攻坚重点区域,空气质量领跑全省
于洪区将松山西路省控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周边区域作为全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的突破口,划定以该点位为中心轴,东至黄河大街、北至沟子沿路,以及点位3公里范围内的重点防控区域。围绕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等关键领域,部署开展了15项专项整治任务。通过各部门多措并举、协同作战,松山西路点位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显著提升。监测结果表明,于洪区东北部PM2.5平均浓度降至34微克/立方米,低于重点区域平均水平4微克,在全省22个大气污染重点区域中排名正数第4;同比改善幅度高达26.4%,超出重点区域平均改善幅度12.8个百分点,改善幅度在全省排名正数第3。
于洪区通过压实网格责任、强化源头精准管控、聚焦重点区域协同攻坚,打出了一套大气污染防治的组合拳,区域空气质量改善成效位居全省前列,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奠定了坚实基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