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分社正文

大连海参溯源体系入选全国溯源应用典型案例 已有265万斤大连海参带“数字身份证”入市

中新网辽宁 2025年08月01日 13:39

  中新网辽宁新闻8月1日电 7月29日,在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的“品牌农产品追溯应用典型案例调研会”上,大连海参“一图一库一系统”立体溯源体系荣耀成为典型案例。在该全国性会议上,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受邀介绍大连海参溯源体系建设做法,获得高度评价。据了解,自2024年12月推出首批大连海参原产地溯源码至今,市海洋渔业协会已为40家大连海参原产地企业累计发放溯源码75万枚,约265万斤大连海参终端产品带着“数字身份证”进入市场。如今,大连海参溯源体系效果初显,上半年,带动相关海参企业销量增长15%-30%。

  大连海参溯源体系成全国典型案例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的“省级追溯平台与国家追溯平台数据标准化应用现场会”,在四川省宜宾市召开。现场会期间,该司组织开展了品牌农产品追溯应用典型案例研讨活动,大连海参“一图一库一系统”立体溯源体系光荣入选,成为典型案例。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因此受邀参会,分享大连海参溯源体系建设做法。

  “受邀参会的有来自辽宁、福建、北京、上海等七个省市相关单位代表大会发言。分别介绍了大连海参溯源体系、福鼎白茶溯源体系、小汤山蔬菜溯源体系等溯源建设的做法,其中大连海参“一图一库一系统”溯源体系建设备受关注,我被安排第二个登台演讲…… ”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秘书长张恒告诉记者,现场专家对大连海参溯源体系建设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提出了宝贵建议。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人士现场感受:大连这个做法抓的好,每个环节都有“抓手”。黑龙江农业农村厅相关人士讲到:大连海参原产地坐标图把大连海参认证范围界定的非常直观、追溯目标明确。农业农村部质量监管司相关负责人现场认为:有价值的地理标志产品不想被假冒的,要建设溯源平台;建立特色农产品数据库。大连海参“一图一库一系统”溯源体系相当于从一出生到消费者餐桌都有迹可循。

  去年12月以来已发放75万枚溯源码

  据了解,2024年,大连海参养殖面积达218万亩,产量8.24万吨,占全国海参总产量1/4左右。另外,目前,大连海参养殖主体近2000家,海参加工产品种类达四大类数十种,形成了“育苗——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体系,大连海参产业总产值约300亿元。2005年,“大连海参”被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成为全国水产品行业第一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近年来,假冒大连海参的不法行为非常猖獗,严重冲击大连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此,2024年,在大连市海洋发展局指导下,市海洋渔业协会逐步建立了大连海参“一图一库一系统”立体溯源体系,并为符合各项标准的大连海参原产地企业发放相应数量的大连海参原产地溯源码。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75万枚溯源码,涉及265万斤大连海参终端产品。“想要申请成为大连海参原产地企业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连渔协专家核查组实打实地现场核查,不仅要审验企业的大连海域使用权证或海域承包协议,还要通过核查企业三年的财务交易记录或资金往来等信息,确定其海参苗种、原料采购来源,要核查其进货台账、加工记录、出库记录等等。”张恒透露,在申请企业中,只有不到70%最终被核定为大连海参原产地企业。

  将多个涉嫌假冒大连海参商家告上法庭

  针对市场上,尤其是线上渠道假冒大连海参、以次充好“卷价格”等乱象,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联合5家律师事务所,建立了专门的维权机制,发函给各大电商平台,提示加强审查把关。此外,大连渔协聘用了专业律师团队开展维权,目前,已在北京西城法院起诉3家涉嫌侵害大连海参权益的商家。

  未来,大连海参产业将进一步“内外兼修”:对内,严格执行《大连海参原产地认定管理办法》,大连海参原产地企业若存在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坚决清出;三年内,不得申请大连海参原产地认定。对外,在持续加大法律维权力度同时,全面推动大连海参走向全国市场,计划在9月下旬,启动大连海鲜中国行·上海站暨大连海参上海推介会,让大连海参叫响长三角市场,并且,获认定的企业还将入驻“大连海参原产地认定企业京东官方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