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电动强夯机助力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低碳建造
中新网辽宁新闻7月28日电 近日,记者从中建八局获悉,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工程深层地基处理工程(航站区)项目引入增程式电动强夯机,以技术创新推动低碳建造,实现碳排放大幅降低,同时显著节约人力与材料成本,为大型基建工程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示范案例。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是国内首个离岸式“人工岛”机场,航站区地质条件复杂,需对深层地基进行高能级强夯处理,传统柴油强夯机能耗高、噪音大,单台设备作业时碳排放量可达日均2吨以上。如何在保证施工效率的同时减少环境影响,成为项目团队的核心课题。
经过多方比选,项目方最终引入增程式电动强夯机,该设备具有诸多传统强夯机难以比拟的优势,以宇通重装的YTQH系列增程式电动强夯机为例,其主卷扬采用电机驱动,具备大扭矩、高转速的特点,实现了提升速度的重大突破。像YTQH3000MHE型号,单绳拉力10t时速度可达140m/min以上,相较传统机型卷扬提升速度高60%以上,这使得单循环施工效率大幅提升,单循环综合收益提高30%以上。而在能耗方面,电驱动系统传递效率高,能量利用效率较传统机型提升25%以上。通过“电动主驱+智能增程”技术,综合能耗降低40%以上,单台设备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00吨,相当于种植3万棵树木的固碳量。
增程式电动强夯机具有多项核心优势。其采用“纯电优先”模式,搭载大容量锂电池组,满电状态下可连续作业8小时;当电量不足时,高效柴油增程器自动介入发电,始终使发动机运行在最优工况区间,相比传统设备燃油效率提升30%以上。同时,增程式电动强夯机通过AI算法实时分析夯击能量需求,动态调整电机输出功率,避免能源浪费。实测数据显示,处理相同面积地基时,电动强夯机的柴油消耗量仅为传统设备的60%,单台设备年节省燃油成本数十万元。除此之外,电动模式下,该种设备运行噪音低于75分贝(传统设备超100分贝),且无尾气排放,尤其适合机场、城区等对环境敏感的项目。
在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航站区深层地基处理工程中,增程式电动强夯机的应用已经初见成效。据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使用的增程式电动强夯机在施工过程中运行稳定,施工效率明显提高。原本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地基夯实任务,现在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这为后续工程的顺利推进赢得了宝贵时间。而且,随着设备的持续运行,预计在整个项目周期内,碳排放将大幅降低,人力及材料成本也将得到有效控制。
从大连金州湾到全国基建工地,增程式电动强夯机的应用,证明了低碳建造并非成本负担,而是效率与责任并重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这一技术的规模化落地,正推动中国建造向“绿色智造”加速转型,为全球基建减排贡献“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