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教育进化论峰会大连启幕 共探教育数字化升级新方向
中新网辽宁新闻7月14日电 “AI 教育进化论:个性化学习与科技教育新章”大会12日在大连启幕。本次大会以“全球趋势 × 场景发布 ×AI 沉浸体验场”为核心,汇聚产学研力量,深度解码 AI 赋能教育的创新路径,吸引大连市众多小学生及家长到场参与科技体验,共探教育数字化升级新方向。
此次峰会由北京中衡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大连研究院、帕尔姆 AI 教育协办。
大会核心环节中,北京中衡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副院长、帕尔姆 AI 创始人许倩深度解读国家最新 AI 教育政策,并系统阐释 “AI 科技课 + AI 个性化学习平台” 的双轨课程体系,为 AI 教育发展锚定方向:同时与北京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大连研究院,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帕尔姆AI教育课程授权签署战略协议。白云小学科学副校长李惠分享《AI时代中小学家长的核心焦虑与认知盲区》;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大连研究院的王波探讨《AI研学生态与课程共探大连“理科人才”进阶最优解》 ;中国电信大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技术首席专家围绕《教育新基建—当AI云电脑遇见千万级知识图谱 大连电信&中衡的融合实践》展开讲解。
北京中衡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系统解读了其深耕多年的AI教育课程体系。该体系以政策为导向,形成了覆盖6-18岁青少年的“个性化学习+跨学科融合+心理成长”培养模式。在课程设计上,北京中衡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采用“2+1”体系,分为AI+科技与AI+学科两大方向。
AI+学科课程则将人工智能与数学、物理、英语等学科深度融合,借助自主研发的AI学习平台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学习路径。值得关注的是,课程同步对接中高考改革方向,针对2024年,2025年高考人工智能内容占比提升的趋势,强化人机协作、提问能力等核心素养培养展开解读。
大会同期开设的AI科技沉浸体验场成为全场焦点,集中展示了脑机接口、智能机器人、VR眼镜等12项前沿技术的教育应用场景。在体验区,学生通过设备参与专注力游戏,实时观察自身脑电信号变化;借助VR眼镜沉浸式体验“地鼠游戏”,在趣味互动中理解空间感知技术;可编程机械臂、仿生机械手等设备则让抽象的编程逻辑转化为直观的机械动作,激发动手实践兴趣。特别设置的“学生AIGC创意画展”专区,集中展示了青少年通过AI绘画工具创作的艺术作品,既体现了生成式AI的创意赋能,也展现了AI教育在培养审美与技术融合能力上的成果。
会上推出AI 研学生态与课程计划,旨在通过“校内课程+校外研学”的联动模式,构建从兴趣培养到专业成长的全链条生态。研学计划涵盖“AI赋能名校行”“无人机编程实战”“机甲大师挑战赛”等特色活动,学生可走进高校实验室参与真实科研项目,或通过企业研学探访AI技术在工业、医疗等领域的落地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