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分社正文

书写人才振兴新答卷 沈阳铁西36家科研院所及头部企业向海内外博士抛出橄榄枝

中新网辽宁 2025年05月26日 17:26


  中新网辽宁新闻5月26日电(记者赵桂华实习生魏诗音)近日,2025“博士沈阳行”活动在位于中德园的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会议中心盛大启幕。活动汇聚了东北三省620家优质单位,发布博士岗位9223个,吸引了海内外8000余名博士报名。作为东北振兴的核心承载区,铁西区积极响应,组织区内36家重点院校、科研院所及头部企业,精准释放325个岗位需求,彰显招才引智诚意的同时,更体现了铁西区以人才引领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坚定决心。

  靶向发力 打造精准引才“强磁场”

  近年来,铁西区紧紧围绕高端装备、生物制药等六大重点产业集群需求,依托“博士沈阳行”“铁西高校行”等特色活动,精准对接专业契合的博士人才,将他们输送到经济建设急需的“吃劲”岗位,啃下一个个“硬骨头”,助力产业转型发展。“十四五”以来,累计引育高层次人才1671名,2023-2024年两届“博士沈阳行”更是引进115名博士人才,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产业筑基 擦亮人才集聚“金招牌”

  雄厚的产业实力,是铁西区吸引人才的“金字招牌”。区内拥有沈鼓集团、特变沈变、三一重装等3300余家先进制造业企业,宝马、采埃孚等84家世界500强直接投资企业,本特勒、慕贝尔等673家外资企业,443家规上工业企业,六大重点产业集群蓬勃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规模突破120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年均增长19.9%,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三生、德生、东药、博泰生物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同时,24个国家级科创平台(数量居全市首位)、3个省级中试基地平台以及256个省、市级创新平台,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施展才华的空间。

  政策赋能 构筑暖心留才“优生态”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为了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创好业,铁西区打出政策支持、服务保障、情感关怀的“组合拳”,将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作为工作重点。深入实施“兴沈英才计划”,出台《铁西区“6+2+1”重点平台博士引进计划》,涵盖了专项奖励、安居工程、子女就学、购车补贴、医疗保障、职称评审等一系列极具含金量的政策,设立1亿元人才基金,并推出“人才贷”“人才保”“人才险”等创新举措。今年以来,已发放各类人才补贴3111万元、创业担保贷款3164.8万元,建成10000余套人才公寓。从安居保障到创业扶持,从政策激励到贴心服务,全方位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让他们在铁西安心筑梦、放手拼搏。

  产城融合 绘就宜居宜业“新图景”

  在铁西,人才不仅能找到立业的沃土,更能邂逅生活的诗意。铁西区不断丰富区域文化内涵,文化艺术活动蓬勃发展,中国工业博物馆以及1905文化创意园、红梅文创园、奉天记忆文创园等多个文化创意创业基地,成为潮流文化地标、“网红打卡地”;60个精致的“口袋公园”镶嵌在城市各处,变成了市民生活的诗意角落;细河完成生态蜕变,成了周末休闲纳凉的好去处;“厂BA”“铁马”“泵道联赛”等活动精彩纷呈。工业文化与现代生活交相辉映,让这片土地既有发展的“硬度”,更添生活的“温度”。

  从产业沃土到创新高地,从政策暖巢到宜居家园,如今的铁西区,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务实创新的举措,奏响了人才汇聚、产业升级、城市焕新的时代强音。铁西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铁西区将继续秉持人才强区战略,与各路英才携手同行,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澎湃动能,共同书写更加精彩的发展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