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和平区党群中心以12345热线进社区 筑牢基层治理“连心桥”
中新网辽宁新闻4月24日电 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时代命题下,和平区党群中心以12345热线进社区工作为突破口,将群众诉求转化为治理效能,以“建台账、发提示、解难题”三大举措为抓手,探索出一条“民呼我为”的基层治理新路径,用实际行动书写为民服务的初心答卷。
建台账强根基: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
基层治理的精细化程度,取决于基础数据的精准度与资源整合的高效性。和平区党群中心严格落实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和平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将“数据赋能”作为破题关键,构建起覆盖全区的网格管理体系。通过动态更新710个专属网格与560名专属网格员信息台账,实现辖区内人、事、物的精准定位与高效统筹,为“接诉即办、同网共治”奠定坚实基础。
这份台账不仅是数据的集合,更是责任的划分。党群中心以“点对点”方式向十家街道网格工作综合科室下发台账,明确网格员职责边界,确保问题“发现有人管、处置有方向”。例如,在老旧小区改造、垃圾分类等复杂工作中,网格员依托台账精准对接居民需求,推动基层治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型,让群众感受到治理的温度与速度。
发提示抓指导:把准案件办理“风向标”
在12345热线案件处理中,“抓重点、提质量”是提升群众满意度的关键。针对基层案件上报存在的“重数量、轻质量”问题——如轻微案件过多、关键民生问题漏报等现象,党群中心迅速行动,向街道及网格员发出专项提示,明确要求聚焦电梯安全、消防通道堵塞、物业管理缺失等园区核心问题,实现案件“应报尽报、精准上报”。这一举措有效提升了热线问题的处置效率,避免资源浪费,让基层力量集中攻坚群众“急难愁盼”。
同时,党群中心主动拥抱数字化浪潮,联合区信访局、教育局等17家职能部门及10家街道办事处、物业公司,完成《手机端驾驶舱开通用户权限统计表》填报工作。这一创新举措打通了数据壁垒,实现热线案件“实时监测、智能分析、动态处置”,标志着12345热线进社区工作向信息化、智能化迈出关键一步,为基层治理装上“智慧大脑”。
解民忧破难题: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和平区党群中心始终将“解民忧”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面对复杂棘手的民生问题,坚持多方联动、攻坚克难。在新华路140号停水事件中,因产权单位特殊导致问题处理受阻,党群中心主动协调水务集团,历经多次沟通协商,最终恢复居民正常用水;而中航恒大半岛天境小区涉及4500余户居民的大规模停水事件,则更考验治理智慧。党群中心第一时间联动水务集团与产权单位,查明水厂改造升级导致停水的根源后,迅速制定解决方案,推动问题高效解决,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点赞。
这些案例背后,是党群中心“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的承诺践行。通过建立“快速响应—多方联动—跟踪反馈”的闭环机制,中心将热线平台转化为民生服务的“前沿阵地”,让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从数据台账的精准构建到智慧平台的升级赋能,从案件办理的提质增效到民生难题的攻坚突破,和平区党群中心正以12345热线进社区为纽带,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前沿哨所”。未来,党群中心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推动热线服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让12345热线真正成为群众信赖的“连心线”、基层治理的“晴雨表”,为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注入持久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