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分社正文

“等时间开花结果”——“海参人”杜树人的价值坚守

中新网辽宁 2025年03月19日 18:28

  中新网辽宁新闻3月19日电 在大连广参堂海洋珍品有限公司一楼大堂,一面陈列全球800余种海参的“海参墙”令人震撼。墙中央,由正宗大连辽参拼成的“广参堂”三字,无声诉说着一位“海参人”的执念与承诺。

  出生于黑龙江的杜树文,少年时便离家闯荡。2004年,他成为东北首批营销阳澄湖大闸蟹的“卖蟹人”,同时承包酒店水果吧,靠“两份生意”赚到第一桶金。2008年,雄心勃勃的他筹备大连首家阳澄湖大闸蟹专卖店时,却突遭合作方更换代理商的打击,所有投入化为泡影。

  “那段经历教会我敬畏市场。”杜树文回忆,此后他接连在多地开店,却因管理能力不足陷入困境。彼时,他注意到海参行业的高利润与大连海参的稀缺性,果断关闭4家大闸蟹店,于2009年在葫芦岛开出首家广参堂海参专卖店。半年50万元的利润,让他确信“大连海参”的价值,却也因早期扩张受挫明白:商机不等于成功,唯有深耕才能立足。

  2011年,杜树文二次进军大连,抓住电商风口,带领广参堂天猫旗舰店年销破千万。然而,2016年后线上市场乱象丛生:低价竞争、假冒伪劣、产地造假……“当消费者分不清‘大连海参’的真伪,行业信誉便岌岌可危。”面对团队“降成本、赚快钱”的提议,他抛出一句反问:“那些低价劣质海参,你们自己吃不吃?”

  答案不言自明。杜树文选择了一条更难的路:退出线上价格战,回归实体店;为大连海参原产地及质量投保2000万元,承诺“假一赔百”。“我们是中国首个为海参买保险的品牌。”他坦言,这一举措起初成本高昂,却迅速赢得消费者信任,掀起加盟热潮。

  如何让新店存活?广参堂的答案是“海参商学院”。自2020年起,加盟商需通过商学院系统培训,学习产品知识、运营管理甚至客户服务。“我们的加盟店存活率超90%,秘诀就是‘先教会,再开店’。”杜树文说。

  只有初中学历的杜树文,将学习视为企业成长的“隐形引擎”。近20年来,他每年花费数十万元参加管理、战略课程,甚至将高管团队“打包”送进商学院。“我在学习上花了200万,但若没有这些投入,企业走不到今天。”

  如今的不惑之年,他褪去锋芒,更愿将自己比作“冷水海域中缓慢生长的辽参”:“海参行业需要耐心——养参要三年,做品牌更要十年、二十年。我们能做的,就是守住品质,等时间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