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八个“东北最大”憧憬百亿酸菜产业集群在新民崛起
新民市举办酸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为继续建设东北酸菜产业集群蓄势赋能。

中新网辽宁新闻1月21日电(记者赵桂华)2022年清理打击大坑酸菜、露天酸菜,尽力消除负面影响,保护和挽救这个产业;2023年开展食品安全大排查,整顿市场秩序,保障“舌尖上”的安全;2024年开展酸菜生产生态安全整治,对酸菜废水进行闭环处理,全年累计14万吨。
沈阳市委常委、新民市委书记马原在1月21日召开的新民酸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上感言:“经过三年的努力,今天,新民酸菜产业大会终于如期、如愿顺利召开,目的就是为酸菜产业的重塑再造,为新民继续建设东北酸菜产业集群,蓄势赋能!”
中国新闻社记者在大会上了解到,伴随着世界首家10万级GMP智能化酸菜生产车间竣工投产、总投资1.97亿元的陶家屯镇东北酸菜腌制研发中心一期工程竣工投产等累累硕果,新民市可以自豪地宣布,已经打造了东北最大最优的酸菜产业集群。
下一步,新民市将坚持现代化企业经营,坚持高端化市场定位,坚持全链条运作,坚持品牌化营销,积极打造全国酸菜(酱腌菜)核心产区和品牌企业集聚地,力争2~3年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3~5年达到300亿元。


新民为什么要着力发展酸菜产业?
“一是有好的产业基础:酸菜作为东北特色,成功实现从农产品到特色食品的转型,这一转变不仅拉长了产业链条,更有力推动了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本质上是发展思路与模式的革新。”马原说,目前,新民现有酸菜企业64家,直接从业人员2000余人,年产值约20亿元,占全国销售份额60%~70%,想要巩固并扩大市场份额,急需提档升级。新民通过酸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把腌制的窖腌池,打造成新型理财产品,产业链各个环节,都是广大企业的营利关注点。通过延长生产加工周期,深化科技创新和产学研结合,利用好上下茬种植、品种繁育等手段,以现代化大农业的科技底座作为支撑,以专业化市场为依托,打造区域商标、产品商标,推动酸菜产业科学化、标准化、商品化、多元化,把传统一季大白菜的销售期,延长到一整年。
二是有好的政策支持:国家对发展“土特产”很重视,对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有号召。三是有好的市场环境:当前,东北旅游热度居高不下,带动东北特产线上线下好物出圈,酸菜更是广大游客的首选,来了就要吃、走了还要带、回去还要买!“比如,华人走向世界,把中餐也带到了全球,做到了在全球有华人的地方,都有东北酸菜的身影。有人说东北人口流失, 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走出去的东北人,把改不掉的乡音、记得住的乡愁、儿时的初始的回忆带到了全国各地。”


打造了东北最大最优的酸菜产业集群
2023年,国家工信部等十一部委确定“沈阳新民酸菜制品”为重点培育的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集群,也是沈阳市唯一一个入选的县区。新民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科学决策,迅速行动。于同年8月组建新民酸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成立沈阳时丰酸菜产业园有限公司和新民新好产业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两家国有企业,成功取得农发行、农商行贷款授信7.3亿元,大力实施新民酸菜产业集群项目建设。
据新民市委常委、副市长赵阳介绍,2024年,围绕打造东北最大最优的酸菜产业集群,新民主抓了以下几件大事儿。
抓优质白菜种质选育。2024年,与沈阳农业大学合作,围绕白菜类蔬菜优质抗病高产新品种创制、机械化种收、白菜保鲜及配套技术集成等问题,共同建设了白菜种质选育基地及新品种繁育基地300亩,开展了24个白菜品种的科学研究与试验示范,目前已将各品种的白菜进行了腌制,从中选取出口感最佳、营养含量最优、最适合腌制酸菜的白菜品种,从源头实现酸菜品质和价值的提升。
抓酸菜标准化腌制窖池建设。总投资1.97亿元的陶家屯镇东北酸菜腌制研发中心承担整个产业集群的腌制研发和示范引领任务。目前,一期工程已竣工投产,完成投资13105万元,完成142座标准化腌制池建设并投产使用。
抓酸菜生产加工技术创新。世界首家10万级GMP智能化酸菜加工车间竣工投产,时丰公司成功突破技术瓶颈,成为全国首家实现酸菜自动称重、分装规模化生产,通过巴氏杀菌技术,实现防腐剂“零添加”,现6条生产线运行良好,日产酸菜能力10万斤。至今,投产不足1个月,产品就已陆续进入沈阳市各大商超和省市党政机关食堂,尤其是成为沈阳“两会”用餐菜品之一,受到代表委员的广泛好评,也成为了热议的焦点话题。
抓酸菜食品的拓展研发。新民酸菜食品研究院围绕即配、即烹、即热、即食等方向开展酸菜食品的研究与开发,带动华都酒店等多家餐饮企业,成功研发酸菜即烹食品13种、即热食品16种,开发以酸菜为主料、辅料的新菜品60余列,新民“酸菜宴”已经面世,经新华网等多家媒体推广,深受消费者喜爱。
还主抓了酸菜全产业链发展的各类要素保障,主抓“新民酸菜”品牌的对外推广。

市委书记跟企业家算酸菜产业经济账
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当日大会会前,新民市召开了酸菜产业协会成立大会,选举产生了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监事等,刘策当选为新民酸菜产业协会首届会长。
“酸菜产业是一个一二三产充分融合的产业,产业链足够长、利润点足够多、盈利模式也足够强。”马原在大会上向各位会员企业表示,本地的企业家,大多都是民营企业,之所以开这次大会,推动这个协会,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新民酸菜这个产业,更好的培育产业生态,打造最强最优的产业集群。
“新民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标兵,民营经济投资发展的沃土,各位企业家,不管是黑吉辽、还是辽吉黑,咱们都是一家人,吃东北菜、唠东北嗑,市场足够大、机遇足够多,以前是抱团取暖,以后我们要组团出海、合作共赢!”
刘策在大会上说,新民酸菜产业协会的梦想是建立一个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百亿酸菜产业集群,让酸菜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地方经济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从原材料种植、加工生产到物流运输、销售服务,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让每一个环节都充满活力。
“我们的梦想是让每一个从事酸菜产业的人都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让农民朋友们的收入稳步提高,让工人师傅们的工作环境不断改善,让企业经营者们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世界中餐联合会:让世界酸菜看新民
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斌详细介绍了东北酸菜的历史和概况、加工现状和趋势,并从科技创新与升级、产业协同与合作、销售渠道拓展、品质安全与管理等方面对酸菜产业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同时介绍了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酸菜研究进展情况。“东北酸菜工业化、标准化是大势所趋,即在传统酸菜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化的加工手段,将传统手工,模糊性及随意性操作转变为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规模化、连续化、智能化生产加工。”未来,将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大力建设新民东北酸菜产业集群项目,推动酸菜产业从“种植—腌制—加工—食品研发”等全链条产业提升。

世界中餐联合会特邀副会长蔡永峰在发言中指出,东北酸菜是中国特色鲜明、百姓喜好的大众美食瑰宝,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新民酸菜作为东北酸菜的突出代表,要抢抓国家、地方相关产业政策机遇,突出产品文化价值、情绪价值、健康价值,着力在数智赋能、产品创新、标准体系建设、区域品牌建设及打造全产业链条等方面加快突破。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将积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把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东北酸菜打造成为时代新品和国际知名品牌,让“世界酸菜看中国,中国酸菜看东北,东北酸菜看新民。”(完)

新闻马上链接:
新民创造的8个“东北最大”
东北最大的大米公司:十月稻田(小米 鲜食玉米);
东北最大的豆腐工厂:福来豆制品;
东北最大的造纸企业:玖龙纸业;
东北最大的家居定制车间:正林木业;
东北最大的设施农业基地和一体化的蔬菜市场:大民屯和秋实农交;
东北最大的淡水鱼繁育基地和交易市场:前当堡渔业基地。
东北最大的林下种植中草药和中药饮片加工煎制中心。东北最大最优的酸菜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