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分社正文

沈阳沈北新区:反诈工作“三步走” 守护居民“钱袋子”

中新网辽宁 2024年11月08日 10:44


  中新网辽宁新闻11月8日电 近年来,聚焦电信诈骗案件频发,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始终坚持高位推进、紧盯重点、创新举措“三步走”,全力以赴筑牢电信诈骗防线。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反诈宣传185场次、受众人数13万人;电信诈骗警情同比下降89%,劝阻2765人,帮助14765人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预警劝阻见面成功率大于全市平均,预警成案率“零发生”。

  高位推动,织密防诈“安全网”

  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亲自挂帅的反电诈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反电诈工作的统筹协调与推进。党工委副书记担任副组长的同时,吸纳派出所所长、纪工委书记,加强反电诈工作的协同联动、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反电诈措施落到实处。压实责任,组织召开专题党工委会议,传达上级会议精神、研究制定方案,明确工作职责、责任细化到人。建立疑难案件会商、每月工作例会机制,加强对诈骗案情进行梳理分析研判,根据近期发案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宣防重点,进一步织密辖区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网。

  形成反诈合力,街道联动派出所、司法所、银行网点,创建“宣传防范+预警劝阻”反诈工作模式,联合开展反诈骗主题宣传、反诈骗知识讲座等各类宣传活动,聚焦大额取现等情况实现信息共享,每日通报诈骗警情做到工作联动,切实形成全链条反诈、全行业阻诈、全社会防诈的综合治理格局。

  紧盯重点,守牢反诈“主战场”

  护航“靶向人群”,聚焦揣着养老金的老年人、渴望一夜暴富的创业者以及在校学生、财务人员等人群,进小区、进校园、进企业,结合典型案例向其详细讲解常见诈骗手段和典型诈骗特征。7月,中电光谷信息港一公司财务人员被假扮的老板、股东骗取银行转账,道义派出所连追3个涉案资金账户、立即止付,为企业挽损60.8万元。

  常态精准施策,分类梳理易受骗人群,结合周六不打烊、敲门行动,挨家挨户与居民面对面交流、解答疑问,开展有针对性宣传。针对老年人,着重讲解养老保健、养老服务等诈骗防范;针对在校生,重点加强网络兼职、游戏充值等诈骗防范;针对家庭主妇,重点讲解网购退款、虚假投资等诈骗识别。

  网格员、片警联合摸排走访,在单元门、电梯间、商铺张贴反诈提示和联系卡,通过“精细化”管理有效遏制电诈案件高发势头;通过摆摊设点、现场答疑等方式,从常见的冒充公检法诈骗到新型的投资理财诈骗,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输送给群众,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识诈防骗意识。

  创新举措,增强防诈“免疫力”

  成立专职队伍,成立全区第一支社区专职宣传电诈服务队,并率先完成17个社区、村的全域推广,经验做法受到区委政法委充分认可。充分发挥“网格+警格”作用,派出所民警借助社区网格员人熟、地熟的优势,网格员依托民警懂专业、有措施的专业优势,切实将反诈工作互融互通。

  拓展原创载体,根据被骗通报案例,街道制作原创防骗视频9个,在便民服务微信群、网格员朋友圈定时推送,其中“刷单就是诈骗”、“网上贷款”系列被市公安局在全市推广。道义派出所每日制作反诈提示海报,派出所所长带头转发朋友圈。太阳城社区平安志愿服务队自创反诈三句半,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反电诈知识,提高居民的知晓率和防范意识。

  覆盖街头巷尾。线上通过网格、楼栋微信群等宣传矩阵发布反诈骗宣传推文45篇,每日全覆盖线上推广3次以上。辖区13万常住人口,国家反诈中心APP注册率已达90%,片警企业微信群日常提醒实现全覆盖。线下整合派出所联系电话、包保民警信息、电诈防范措施等信息,制成宣传单5万余张,在辖区重要点位张贴反诈宣传海报25组,发放印有防范电诈知识的扇子15000余把。

  下一步,道义街道将不断创新拓宽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渠道,切实加强群众识骗防骗意识和能力,针对网络谣言、恶意炒作、电信诈骗等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各类突出违法犯罪,紧抓不放、乘胜追击,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