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兰店:盐碱地里结出“柿”业兴旺
中新网辽宁新闻7月11日电 时下,走进城子坦街道大卢社区种植户刘永仪家的盐碱地柿子大棚,一排排藤蔓上结出晶莹剔透的草莓柿子,粉红的“脸蛋”,绿色的“果腚”,一口咬下去,酸甜爆汁。刘永仪正在将新采摘下来的草莓柿子打包装车,将运往北京、上海、青岛等地市场。
刘永仪是一名90年的返乡创业青年,创业初期,他主动到市场观察需求,发现无公害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普遍喜爱。于是,刘永仪开始探索绿色种植,他经常去外地学习培训,掌握种植技巧,但由于不同地区气候差异,需要反复结合本地实际探索最适宜的种植方法,不断积累经验,才能结出市场认可的精品柿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刘永仪采用秸秆还田加农家肥做底肥,结合城子坦地区靠近海边盐碱地黄泥土具有的土壤黏性高、保湿保肥的特点,培育出的草莓柿子营养充足、品质高,比普通的西红柿更甜且汁水更多。
刘永仪一边将装箱一边跟记者说:“我从2016年开始种草莓柿子,主要种植品种为精彩8号,家里的3栋大棚共15亩,一年可种两茬草莓柿子,每茬亩产近8000斤,走的是精品路线,90%的柿子都销往北京、上海、青岛等地区。冬季时价格较高,一斤能卖到12元,两茬柿子一年产值能达到90多万元,刨除成本后的纯利润大概50多万,这比正常上班打工收益高多了。”他的言语里透着喜悦和充实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