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铁西10名第一书记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数十家农户受益 近千斤房后菜售空

中新网辽宁新闻6月26日电(记者赵桂华)凝心聚力强组织,脚沾泥土摸实情,提升产业谋发展,办好实事解难题……他们在乡村的田畴沃野上描绘出一幅幅助农兴农的“好丰景”。近期,沈阳市铁西区10名驻村第一书记联合发起“城乡对接,村社互进”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由第一书记牵头、依托组织部门的大力支持,为铁西区长滩镇、新民屯镇、昆明湖街道、翟家街道、四方台镇、彰驿站街道所属村的众多村民,销售房前屋后菜园子的各种蔬菜,有效解决了村民们卖菜难、收入低的问题。

驻村更“助村” 当好服务群众“贴心人”
6月25日,10名驻村第一书记将首批数十户农户自家菜园种植的土豆、芸豆、芹菜等十余种蔬菜,运送到市政府食堂销售,近千斤蔬菜在一个半小时内销售完毕。“吃饭前,我买了一份甜杏,没想到这么好吃。一桌吃饭的同事尝完也赞不绝口,没等吃完饭我就又买了一份。”机关干部王女士说。
第一书记张畅介绍,这批蔬菜都来自村民房前屋后的菜园,最少的一个菜品是芹菜,一共才4把,卖了12块钱,数量最多的土豆才一百斤。“选择蔬菜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年龄偏大丧失劳动能力的村民农户菜园的蔬菜。我们参与活动的几位驻村第一书记想法很一致,那就是新农村建设不能落下一个人,特别是年龄大的老年村民,要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张畅告诉记者。

真心促发展 当好乡村振兴“引路人”
据了解,铁西区10名驻村第一书记帮村民农户卖菜,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前期,他们经过调研发现,村民们一家一户的房前屋后菜园,除了供自己食用外,也急需卖钱贴补家用,但菜量少批发商看不上,位置偏也卖不上价。另一方面,机关、社区的很多市民想买价格实在、口感更好的放心菜。驻村第一书记基本来自机关企事业单位,下沉乡村既要担负起建强村级组织、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做好为民办事服务,更要推进强村富民工程。在努力发展驻村特色产业的同时开展一系列党建引领助农惠民“靠谱”事,是驻村干部的共同心愿。
参与此次活动的第一书记们纷纷表示,接下来,他们将持续开展这一助农惠民活动,让新鲜可口的放心菜走进更多机关和社区。随着夏来秋至,会有更加丰富的蔬菜品种,欢迎广大市民前往田间地头购买当地的新鲜蔬菜,也希望更多的机关社区与驻村书记联络,进一步实现“城乡对接,村社互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