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分社正文

大连首个“全球独角兽”在高新区破壳诞生

辽沈晚报 2024年05月10日 09:51

  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全球独角兽榜》,全球共计1453家企业上榜。大连高新区企业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科储能”)上榜。大连市实现“独角兽”企业零的突破。

  我国共有340家企业上榜《2024全球独角兽榜》,比去年增加24家,这些企业主要来自人工智能、半导体和新能源行业等领域。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科储能”)以92亿元估值位居全球第911位。“这既是对企业的肯定,也是对企业的激励。”融科储能总经理王晓丽表示,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发展趋势和时代潮流,在这一背景下,融科储能入选全球独角兽榜单,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对于企业而言意义重大。

  “从全球趋势上看,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将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王晓丽说,融科储能等企业研发的钒液流电池新型储能技术代表着全球新能源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

  据了解,截至目前,融科储能已拥有国际、国内技术专利300余项,先后获批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液流储能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发改委“国家地方联建液流储能电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称号,建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装备智能制造基地,并在国内外实施近40项全钒液流电池工程项目,累计装机容量超过720MWh。近年来,大连市、高新区积极布局新能源发展,积极引导行业标志性项目建设,积极布局洁净能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燃料电池、储能技术、氢能应用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2024年大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建设风光火核储一体化能源基地,促进融科储能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规模化应用,加快氢能开发利用,推动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发展,规划建设绿电产业园。

  自2000年起,高新区前瞻布局洁净能源产业发展,2023年谋划布局洁净能源等“1+8”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推动新型储能相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提供精准政策引导和科技创新服务支持,推动创新研发、产业落地“双向奔赴”,2024年,明确提出做大洁净能源产业,以英歌石科学城科研能力为牵引,大力发展氢能、主要支撑力量。”王晓丽说,而融科储能等企业研发的钒液流电池新型储能技术代表着全球新能源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据了解,截至目前,融科储能已拥有国际、国内孵化平台项目、大连北黄海经济开发区储能功能性材料基地二期项目、大连金普新区液流电池新型储能装备数字化基地二期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新增年产值将达100多亿元,纳税8亿~10亿元,将助力大连打造储能行业技术高地、产业高地。

  创新主体蓬勃发展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近年来,大连市锚定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这一目标,加快推进创新主体培育工作,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落实《大连市提高科技型企业增长率实施方案》,实施梯度培育工程,强化企业梯次培育,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独角兽企业既是对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评价,更被誉为新经济发展的风向标。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聚焦创新主体培育工作目标,布局未来产业,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积极推进创新主体培育工作,深入实施企业创新积分制,启动科技型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创新“入库奖+认定奖+发展奖”组合式企业扶持方法。截至2023年,全区已培育6家潜在独角兽、种子独角兽企业,占全市100%,培育瞪羚企业69家,雏鹰企业745家,形成头雁领飞、雁阵齐飞的创新矩阵。

  辽沈晚报特派大连记者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