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分社正文

辽宁边检总站:以萤火之光凝聚雷锋精神时代之芒

中新网辽宁 2024年03月04日 13:48

  中新网辽宁新闻3月4日电(曲洪霖)春回大地,乍暖还寒,在雷锋精神发祥地辽沈大地上,学习雷锋蔚然成风。

  “每次来到雷锋纪念馆,身心都会受到一次洗礼,都能得到更深的感悟。”3月4日,辽宁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机关组织民警到抚顺雷锋纪念馆参观见学,馆中人头攒动,已然成为热门打卡地。

  百川汇聚终成海

  临近开学,身处丹东、大连、北京等地的几位民警不约而同牵挂着一个孩子“婷婷”(化名)。

  对“婷婷”的挂念要从2019年7月开始,刚从警校毕业的陈俊霖到丹东边境管理支队沿江边境派出所实习,从小在城里长大的他走访了解到,村民王大哥患病不能劳作常年用药导致家庭返贫,女儿“婷婷”濒临辍学。

  陈俊霖被眼前破旧的房屋、艰难的生活震动,决心为这个苦难的家庭尽绵薄之力,得到了战友们的响应,一个爱心团队建立并壮大,始于萤火,逐渐凝聚起照亮更多孩子求学之路的星芒。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在雷锋精神发祥地这片热土上,雷锋精神辉映出了广大民警们热心助人的行动自觉。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当康复中心的孤独症儿童稚嫩的歌声响起,在场听众无不为之动容。

  为帮助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尽早融入社会,沈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们利用业余时间,日复一日地陪伴他们康复治疗,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批孩子的病情得到了明显好转。为此,辽宁省政府授予该站“爱心助残单位”荣誉称号。

  截至目前,该站民警以个人名义累计捐出善款近40万元,用以帮助留守儿童重回课堂,以及沈阳市法库县五台子、孟家两所小学的校舍建设。

  辽宁边检总站各级民警的爱心举动得到了“当代雷锋”郭明义的支持与认可,相继建立了郭明义爱心团队沈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大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分队。

  阵地虽小责任大

  去年10月,《杨旭,干得漂亮!》这篇新媒体推文赢得了许多网友们的纷纷点赞。

  去年6月,丹东边境管理支队六道沟边境派出所民警杨旭接到李旭东报警称其儿子小李在日本留学时遭电信诈骗已向对方转账人民币20万元。

  “穿上这身警服就没有分内分外,我就是个片警,但在咱辖区群众身上发生的事儿,再远再难也得办。”会商案情时杨旭态度坚决。4个多月,他跑遍反诈中心、刑侦大队等部门,10月12日被骗的20万元成功返还小李的账户内。

  今年的雪格外大,去往丹东市宽甸县振江镇的盘山路被厚厚的冰雪覆盖。2月6日晚,振江边境派出所民警巡逻望见栽进路旁的轿车,民警们半小时熟练完成救援工作。

  “这一路,除了警车就没看到别的车路过,这荒郊野岭没有你们,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当晚、7日上午,另一组执勤民警相继救援2辆遇险车辆,并将受伤的司机送至医院。

  “我们出门巡逻都开皮卡,拉着工具,救援都成巡逻任务之一了,分内小事,有时民警救了人回来都不说。”该所副所长王曌哲介绍。

  雷锋精神照映在东北人身上,有一种独特的虎劲儿。

  “警车开进不去我还有腿!”

  去年6月21日,丹东边境管理支队临江边境派出所接报警,孙女士11个月大的儿子高热惊厥已经昏迷。民警们火速抵达,见婴儿面色紫青无生理反应,旋即抱起冲上警车,临近医院的小路狭窄停满车辆无法前行,丁玺赫甩下帽子、薅下装备、夺过孩子一路“狂飙”,冲进急救室那一刻,医生只说了一句:“立刻抢救,还有希望。”

  在下一个接警的路上,丁玺赫接到孙女士的电话,孩子脱险!

  擎旗自有后来人

  雷锋曾说过:“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这种“螺丝钉精神”,也辉耀在辽宁的边境线上。

  雷锋从营口参军走上军旅生涯,雷锋精神践行者在这座百年港城随处可见。

  营口鲅鱼圈边检站执勤二队队长刘延开就是其中一位,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门外汉”到国家移民管理局、辽宁边检总站政治教育专家骨干,靠的就是干一行、钻一行的敬业精神。

  面对队伍改革浪潮,他以育警铸魂为突破口,从“闲聊唠嗑”入手精准把握民警思想脉搏,从调研走访切入广泛听取民警意见,从“一人一事”入手拉近与民警们的距离。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正如刘延开课中所述,我们都继承先辈精神,竭尽所能发光发热,也为别人照亮前行的路。

  坚守在山沟沟里不难,在山沟沟坚守17年也不难,难的是自始至终扎根儿的心。

  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全国最美退役军人、“辽宁好人”,现任丹东边境管理支队振安边境管理大队副大队长的李庆峰,有一句口头禅,“我这个人笨,啥事儿我早做点儿,多做点儿,争取笨鸟先飞。”

  2005年刚毕业分配到九沟十八叉的河口村工作,刚来河口警务室的他骑着自行车出门,没走出几里地就成了自行车骑着他。

  走丢了几次,回来就闷着头画地图,不会画画的他用3年时间画出了整个河口的手绘地图。

  17年,河口村从贫困村变成全国最美十大乡村。

  当年的小李变老李,他说,“我要是脱下警服,可能更像河口村的村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