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开启“二次创业”!沈阳沈北新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打赢攻坚之战动员大会!

中新网辽宁新闻2月23日电(记者赵桂华)创新承诺办、免审办、联合办等审批模式,打造集成办、便利办等服务场景,不断提高审批服务效率,确保3月底前,25个已摘牌项目施工手续全部办结;作为全市4个试点地区之一,加快建设项目“一站式”服务中心,建立“一张网”审批、“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帮办、“一个中心”负责到底的“五个一”服务机制,实现投资项目全进入、涉审事项全进驻、服务项目全生命周期,为投资者提供准入把关、超前谋划、集成指导、要素保障、全程跟踪服务……

2月23日,沈阳市沈北新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打赢攻坚之战动员大会,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系列要求部署,动员全区上下围绕“12+1”赛道,奋力攻坚突破,坚决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全面开启沈北新区“二次创业”,努力在沈阳争当新时代“六地”排头兵中作表率。
关键词:优化营商环境
亮点一:畅通“听劝”渠道,打造“听劝沈北”城市名片
依托政府网站、微信等多种媒介,利用“惠帮企@链上沈阳”“12345热线”等平台,创新一线走访、面对面座谈等民意调查方式,定期开展“亲清会客厅”暨“政企一家亲”活动,完善未诉先办、接诉即办治理模式,“12345热线”进农村年底前要实现全覆盖,多渠道、全方面了解企业群众诉求。主动服务、靠前服务、上门服务,多为企业解难题,少给企业添麻烦。不等不靠、不推不拖,遇到问题不能只说“这不行、那不行”,要主动告诉企业“怎么能行”,帮助企业扫清施工障碍。
“我们要通过真诚地交流,掌握企业发展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老百姓最想解决的难题是什么,游客对沈北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事情是什么,把这些作为工作的突破点、着力点,让企业和群众看到区委和政府落实惠民利企的工作实效,形成全区上下一股劲、一条心、一定行的干事创业氛围。”吴军强调。

亮点二:“都市圈通办”事项累计不少于200项
持续深化“一网通办”。动态监管全区3033个政务服务事项,推进电子证照全量汇聚,年底前,95%申请材料实现“只提交一次”或免于提交,“零材料”服务事项达到150项,“都市圈通办”事项累计不少于200项。实现涉企政策精准推送、关联服务直接办理。
沈北新区区委书记吴军强调,要打造“清风百家”品牌,发挥“清风护航站”兜底作用,让“有问必应、接诉即办”成为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自觉行动。
围绕已上线的101件“一件事”,优化升级智能条件预检、智能免填免交、智能材料预审、智能后置推荐等功能,提升上线场景“好办”程度。

亮点三: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共同打造“产学研用”育人平台
中国新闻社记者注意到,当天的大会真正做到了设身处地站在企业的角度,想企业之所想,志在为企业解决各种难题。比如,依据人社局、工信局对全区50家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显示,有65%的企业认为,目前主要困难就是“缺乏技术人才”。对此,大会强调,下一步由人社、工信、科技等部门负责,进一步深化校、政、企对接机制,精准对接企业用人需求,支持高校加强制造业复合高端人才培养,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共同打造“产学研用”育人平台,促进人才供需更加匹配。

亮点四:变群众的需求清单为任务清单,真正解决问题
大会多次强调要“真正解决问题”。下一步,沈北新区将围绕群众反映诉求,进一步优化充实《优环境“听劝”行动二十条》内容,变群众的需求清单、问题清单为“听劝”行动的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持续开展“冬病夏治”“交通整治”“市容十乱整治”等专项行动,台账管理、跟踪问效、清仓见底,确保问题真解决、群众真满意。
亮点五:坚决查处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
“着力打造践诺守信的社会环境。政府带头讲诚信,企业、群众才有信心。我们要在优化信用环境上见真章,强化契约精神,加快建设诚信沈北。”沈北新区区长于胜林说。
为此,该区将深化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行动,坚决查处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强化政务诚信建设,深化政府招商承诺不兑现、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等诚信履约问题专项治理,着力打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诚信环境。
亮点六:推动“办事不找关系、用权不图好处”在沈北蔚然成风
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推出更多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生产要素成本、市场交易成本。推动“免申即享”和“直达快享”改革,进一步推动惠企政策“直送、直办、直达、快办”,严格规范涉企收费行为。
“要用真心与企业家交朋友,扎实开展‘领导干部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帮企业站台、助企业发展,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推动‘办事不找关系、用权不图好处’在沈北蔚然成风,让企业家在沈北投资更放心、创业更舒心、经营更省心、发展更安心。”吴军说。
亮点七:打造“人才夜市”,解决“用工难”问题
春节前后,是制造业企业员工离职跳槽的高峰期,特别是通信制造类企业,受订单影响,长期存在动态用工需求。下一步,人社、工信、商务等部门将联合组织招聘会,打造“人才夜市”“创业集市”“零工早市”,推出“就业超市”“就业驿站”,设立“妈妈岗”“零工岗”,帮助灵活就业人员就近就业,缓解企业临时用工困难,拓展企业招才引智渠道。
亮点八:着力打造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
大会强调,要重点做好金融、能源、土地、人才等4方面保障,着力打造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
比如,针对融资难、融资贵仍然是企业难点问题。大会要求要畅通企业融资渠道。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创新服务小微企业、专精特新、技术改造等领域的特色金融产品,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
关键词:打赢攻坚之战
奋力冲刺首季“开门红”,全力实现“全年红”
针对当日大会有20家单位作了表态发言,吴军强调,要把决心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言必行、行必果,全区所有单位,特别是承担经济指标任务部门都要做到。
近年来,全区各个方面各条战线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恪尽职守、担当作为,迎难而上、敢于斗争,比学赶超的精气神充分焕发、争抢拼实的氛围愈发浓厚。航空航天城已列为省级重点项目,科教融合园成为全市“一城一园三区多组团”科创战略的有力支撑点,生命健康产业园成为全市生物医药和医疗装备产业的重要承载区,全区振兴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展现出向上向好的态势趋势气势。“我们必须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在大战大考中练就过硬本领、锻造优良作风,攻城拔寨、攻坚突破,以‘极限’求取‘极致’,从‘更好’走向‘最好’,为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奠定坚实基础。”吴军强调,“我们要全面落实省市部署要求,锚定‘生态沈北、活力新区’总体目标,以一流的营商环境厚植经济高质量发展沃土,围绕‘12+1’赛道攻坚突破,奋力冲刺首季‘开门红’,全力实现‘全年红’。”
“今年一季度已经时间过半,我们片刻不能放松,须臾不能懈怠,要以天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全力稳住一产、提振二产、巩固三产,抓紧抓实各项指标任务,全力以赴推动一季度实现‘开门红’。这里再次强调,坚决不要带水分的GDP、带污染的GDP和带血的GDP。”

建设具有沈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吴军强调,要全力推动主导产业发展。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深耕优质空间载体,形成集聚优势,建设具有沈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一区三城五园”建设。压实专班责任,以包括两大核心板块的千亿级片区为突破点,推动各个园区提速、提质、增效。全域生态文旅示范区要重点推进七星山文体旅综合开发及辽河文明数字博物馆等15个重点项目,启动实施市委(北部)旧址改扩建等5项重点工程,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城市后花园,将沈北建设成为沈阳都市圈文体旅融合发展新样板和微度假旅游目的地。
备受关注的航空航天城,将重点推进沈飞航空配套产业园一期和二期建设,大力推进航天三院海鹰无人机、优选控股无人机等重点项目,打造沈阳工业无人机基地。
大学城加快沈北科教融合园提质升级,重点推进数字汇客厅、航空产业创新港等项目,打造沈阳北部创新策源高地。食品城深化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建,推进容泽园速冻调理品、七星预制食品等项目,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打通“从种子到筷子”全链条通道,为沈阳打造千亿级食品工业大市提供强力支撑。

谋建更多“空联网”低空应用示范场景
强化新质生产力布局。瞄准未来制造、未来材料、未来能源,大力推进在谈项目。依托南源等重点项目,领跑储能新赛道,助力沈阳打造“储能之都”。抢抓低空经济开放机遇,谋建更多“空联网”低空应用示范场景。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以上。
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打造乡村振兴生态经济带
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创建联农带农市级示范新型经营主体5个,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家,累计达到68家,努力实现一产增加值增长4%,粮食产量稳定在4.7亿斤以上。

文体旅共建,让沈北热度常在、文旅长红
春节期间,沈北新区A级景区、重点文旅企业及项目累计接待国内游客超过20.79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突破2920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26.72%、221.8%。
吴军强调,要深入实施农文体旅共建融合工程,全方位优化场景、活动、服务等,以游客满意为导向深化服务提升行动,打造“听劝沈北”城市名片,全面展现诚实守信、热情友善、包容大气的城市形象,让沈北热度常在、文旅长红。

一级带着一级干,凝聚振兴合力
吴军强调,要强化以上率下。从区级领导做起,从各级“一把手”做起,扛牢应尽之责,扑下身子解难题、抓落实,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人大、政协和统一战线、群团组织要自加压力、发挥优势,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方面主动作为,为振兴发展赋能增势。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引导全区上下、社会各界踊跃投身攻坚之战,群策群力、各显其能。“锚定每个人的攻坚突破点,争当敢攻坚、能攻坚、善攻坚的精兵强将,形成人人求突破、个个促振兴的生动局面。”
新闻马上跟进
2023年多项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2023年,是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全区各条赛道争相竞进,切实拿出了“争抢拼实”的精气神,积极对标、努力达标、奋力夺标,多项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由区发改局和生态环保分局牵头的绿色低碳赛道,荣获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沈阳市也因此成为东北副省级城市中首批实现示范区成功创建的城市。由区农业农村局牵头的乡村振兴赛道,成绩全年始终第一,获批国家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全国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带创建单位等多项荣誉。由区工信局牵头的结构调整赛道,获评2023年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该区在入围的60家名单中排名第8.辽宁第1.此外,该区以优异成绩入围2023年全国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榜单,列全国第40位、东北第2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