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发布2024版“兴沈英才计划”
对新引进、新当选的院士等A类人才,给予500万元科研经费、100万元奖励,“一事一议”解决首套购房。2月21日,沈阳市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发布2024版“兴沈英才计划”,对人才工作进行总结,向新当选两院院士等科技人才颁发证书。
让人才在沈
“有盼头”“有甜头”“有奔头”
修订后形成了此2024版“兴沈英才计划”政策措施,全文包括4个方面24条政策措施。在招才引智方面,将突出产业发展,精准有效引育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突出创新驱动,把引平台、引机构作为集聚人才的重要载体;突出激发人才活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服务保障,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根据2024版“兴沈英才计划”,对新引进、新当选的院士等A类人才,给予500万元科研经费、100万元奖励,“一事一议”解决首套购房。对新引进、新当选的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认定为B类人才的,给予260万元科研经费、100万元奖励、150万元首套购房补贴;认定为C类人才的,给予70万元科研经费、50万元奖励、100万元首套购房补贴。
对新批准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对新型研发机构,按培养集聚人才等方面成效,给予最高300万元后补助。
注重提高服务效能,新增向高层次人才发放“人才绿卡”,持卡可在14家定点医院享受就医和预约转诊“绿色通道”、免费体检等服务。定期组织高层次人才开展休假疗养。
全年办理
服务人才事项4.7万件
过去一年,沈阳市新增5名两院院士、总数达到29人,新认定高层次人才464人,“带土移植”创新团队102个,新增高技能人才4.2万人。2人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2个团队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博士沈阳行”活动成功签约417名博士,首届东北亚(沈阳)人才交流大会吸引2.1万名各类人才在沈就业,全年留沈来沈高校毕业生突破16万人。全年新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9个、数量全省第一。5家企业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新获批数量东北第一、全国第三。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市自主认定单位数量达到304家。
在服务人才方面,为375名A、B类人才提供“管家式”服务。推动人才认定、就医绿色通道、“兴沈英才”列车等40项服务网上办理,全年服务人才事项达4.7万件。实现 7.5万套人才住房保障能力。辽沈晚报记者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