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赤松茸成为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
中新网辽宁新闻2月6日电 正值寒冬,在普兰店区大刘家街道小山村的设施大棚里确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农户抓紧时间采摘赤松茸,冲刺即将到来的春节市场。“赤松茸平均价格能达到20元/斤,春节期间能收益近4万元,自从改种赤松茸后,收益比原来高多了。”种植户邹雪红介绍说。
赤松茸具有生长周期短、出菇期长、投资小、见效快、效益高等优点,同时营养丰富,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等疾病,可谓是市场上的“新明星”。近一年来,邹雪红已采摘两个批次,每个批次工期约70天,通过控制棚内的温度和湿度,比常规种植采摘期超出12天,赤松茸亩产4-5吨左右,亩产值超过5万元。
近年来,大刘家街道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结合市场需求,以党建引领农业合作社为载体,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并从政策、资金上给予全力扶持,积极引导农民种植市场价值更高的新品种。经调研发现,赤松茸当前多采用林下种植方式,契合街道生态资源禀赋,街道与科研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多方论证,共同制定赤松茸种植方案,一方面通过大棚种植延长采摘周期,另一方面规划发展“林下经济”,扩大种植规模。通过村“两委”成员带头先行试验示范,深入了解种植流程、掌握种植技术、保证种植收益后全面推广。
下一步,大刘家街道将继续扩大赤松茸种植规模,带动赤松茸等特色品种实现规模化发展,为产业发展壮大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