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来连 始于硬环境 “衷”于软环境
王乐 王琨 程丽华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巴家伟
近日,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提出了24条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稳外资政策措施,其中“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向税务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
大连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在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格局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吸引利用外资中占据较好的区位优势。一直以来,市税务部门在税务总局领导下,聚焦国际税收领域,为外资企业提供高质量税收服务,为我市营商环境建设注入了鲜活的税收元素。众多深耕大连的外资企业高管表示,大连的自然条件和税费服务“双一流”,投资大连,始于硬环境,“衷”于软环境,企业的境外投资方看好大连的地理位置和投资环境,要将大连作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基地,努力为大连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企业力量。
国内经济欣欣向荣 吸引外资深耕中国
今年,投资超3亿元的欧姆龙新事业基地在金普新区正式投产。该基地为欧姆龙大连工厂的重建升级,目前是欧姆龙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生产基地,平均每天约有4.5万台电子血压计和6万支电子体温计以及3万台其他健康医疗产品在该基地生产。据公司财务负责人周杰介绍,从1993年在大连建厂开始,欧姆龙集团在华投资经营已经整整走过30年。欧姆龙健康医疗(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已设立2家子公司和3家分公司,欧姆龙明星产品血压测量仪在中国的销售业绩一路上涨,2021年销售额突破20亿元。周杰谈到,30年来,从血压测量仪的需求旺盛,深切感受到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富裕而健康,成为中国居民的普遍追求。中国健康管理产业的蒸蒸日上,让欧姆龙对中国市场青睐有加。“2014年到2022年,公司从子公司分得利润,享受到了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累计节约9933.9万元。如此给力的税收优惠政策,让公司更有信心深耕发展。我们将持续加大研发,不断推出新品类,满足市场需求,壮大企业发展。”周杰表示。
同样被中国经济活力吸引而来的日资企业爱丽思中国集团,在大连经营27年,在总经理郭传斌看来,中国小家电行业异军突起,海尔、美的、格力等一大批中国民营企业在小家电领域的创新和迭代能力举世瞩目,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让各类小家电覆盖至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本土企业的迅猛发展打开了我们的眼界。爱丽思充分利用扎根大连的地域优势,博采众长,布局小家电出口行业。经过几年的发展,爱丽思生产的除螨仪、加湿器等多项小型家电产品都已经跻身主要出口方日本市场的‘顶流’,日益成为集团不可或缺的重要利润来源。”爱丽思中国集团将于明年再投资近亿元,布局预制米饭领域。郭传斌表示:“爱丽思投资大连,来了就不想走。我们愿意将在这里赚到的每一分钱,都以再投资的方式,反哺在这里。”
大连,依港而兴。百年大连港作为辽宁港口集团的“中心港”,在加速推进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功不可没。随着大连海上运输吞吐能力的跨越式进步以及中欧班列三条通道的相继开行,吸引了众多外资企业前来“会晤”,俄罗斯大煤炭矿山生产商埃尔西(ELSI)就是其中一员。2021年9月,埃尔西集团投资1500万美元在大连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大连埃尔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公司财务部部长邵喜庆介绍,集团投资大连,主要是被大连便利的海运条件所吸引。
税惠红利稳定连续 追加投资信心十足
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对中国境内直接投资的,暂不征收该分配利润的预提所得税,此项递延纳税政策是促进外商投资企业的境外投资者对中国进行再投资的重要税收优惠政策。
大连固特异轮胎有限公司就是持续将分配利润进行再投资的企业之一。自1992年落户大连,固特异轮胎深耕中国市场31年,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来拓展自身业务范围和市场份额,拥有多项企业品牌项目和软件著作权,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一直保持稳定。稳定连续的政策优惠激励企业连续投资,自2018年第一笔以分配利润再投资开始,至目前已累计10次再投资合计6.73亿元。公司财务负责人薛超表示:“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的递延纳税政策,有助于外商投资企业在华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为企业更好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市税务局联合市商务局同步向企业推送递延纳税政策和招商引资政策,提升外资投资信心,取得了良好效果。柏德皮革(中国)有限公司也是一家因为持续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而追加投资的外资企业。2022年,领先世界的德国汽车皮革内饰供应商柏德全球控股集团也以利润分配再投资方式,追加2000万美元,在大连建立了一家胶原蛋白肠衣制造企业,预计年产值8亿元,年税收贡献约1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 “我们在大连经营19年,享受递延纳税政策的再投资金额累计已达1.76亿元。此外,我们还享受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2022年节约企业所得税2000多万元。” 企业副总经理曹震说。
当两部门联合走访林德工程(大连)有限公司时,公司总经理陈春详细介绍了林德集团的全球布局和下一步大连公司的主要发展计划,以及公司在项目扩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这家企业在大连发展经营已有27年,两部门在宣传政策的同时,针对企业再投资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现场协调解决,并进行跟踪服务,确保困难及时得到解决,顺利实现再投资。
受访的外企代表认为,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直接投资暂不征收预提所得税政策,在促进外资对华扩大再投资中起着积极作用。据统计,自政策实施以来,我市外资企业的境外投资者累计再投资已达67.2亿元。
税收服务接轨国际 优质环境助力“引进来”
近年来,大连市政府狠抓营商环境建设,倾力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同时,高水平的税收服务也为外资落下来、稳得住添了一把力。正如大连埃尔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长邵喜庆所说:“除了大连便利的海陆运输通道,让我更为惊喜的是,公司在大连自贸片区注册时,‘多证齐发’的服务体验感极佳。并且,刚一落户,税务局就送上了‘六税两费’优惠政策。”2022年,该企业获减免税款180万元,2023年预计获减免税款近300万元。眼下,大连埃尔西进口贸易稳步增长,在2022年50.4亿元的基础上,预期将按照5%~10%的速度逐年增长。而在俄罗斯,埃尔西高层与中国两家大型钢铁企业洽谈更深远合作意向时,还曾特别谈道:“从全球范围来看,外商在中国的税负处于平均水平,加之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我们更有意愿在中国深耕发展。”未来,大连埃尔西还将充分依托大连海陆运输通道,将业务领域逐步向陕西、山西等内陆地域拓展,进一步扩大在华经营规模。
而优质的国际化税收服务为吸引外资、稳住外资提供了重要保障。市税务局在税收现代化、国际化方面持续发力:连续三年召开外商投资企业座谈会,用英语、日语、韩语宣讲税费政策和服务举措,解决外资企业税收问题,加强税企沟通交流;宣传和推广预约定价安排政策,为外资企业提供税收确定性,增强企业的稳定性、安全感以及在连经营的信心;切实落实好非居民纳税人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备案改备查、多次支付仅需一次备案、非居民跨境缴税便利化等各项政策措施;深化拓展“网上办、线上办、码上办、掌上办”,提升税费服务智能化水平;加大外语人才的招录、培养和使用力度,打造税务外语人才团队,提高国际化服务水平。目前,市税务局外语人才库共有80人,以英语、日语和韩语为主。最近,税务部门还和大连爱丽思生活用品有限公司联合共建国际税收交流实践基地,依托企业鲜明的国际化特点,为国际税收政策研究和应用提供现实抓手。
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升税收现代化、国际化服务水平,助力外资“稳得住”“能发展”,不断吸引更多的优质外资来大连投资兴业,更好地为企业跨国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加大与海关、商务局等部门以及外资企业协会的协作力度,共同营造大连国际化、便利化的优质营商环境,为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贡献税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