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分社正文

创新推动大连产业融合区块链技术高质量发展

大连日报 2023年08月08日 17:12

  丁永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区块链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各领域实现普遍应用,区块链成为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发展数字经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大连市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迅速,企业数量逐年增加,产业园区和技术研究中心落地,多项实际应用走在了全国前列。但从目前情况看,由于区块链技术在工业互联网的研发和应用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大连产业深度融合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有待创新。一是产业发展亟待完善升级。企业参保人数能够反映所在产业的所处的发展阶段。大连市多家区块链企业参保人数大多少于50人。从全国来看,“区块链+法律专利”“区块链+交通运输专利”“区块链+金融专利”“区块链+数字资产专利”申请数量前10名的企业中尚无我市企业。二是产业需求尚需快速拓展。区块链作为新兴产业,市场需求受经济大环境和政策面影响较大,大城市大企业研发能力强,嗅觉灵敏,往往能迅速抢占市场,而稍微落后的城市和企业面临巨大竞争压力。截至2022年底,在全省3372家存续的区块链相关企业中,沈阳市(1207家)和大连市(1255家)合计2462家,占比73%,其余12个地级市的数量占比不到三成。三是技术人才及研发能力有待加强。当前区块链存量人才主要集中于一线城市,其中北京、深圳、上海占比超过60%,其他城市的存量技术人才较少。大连市区块链人才需求大,但目前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缺失,不仅使区块链系统开发和应用方面人才缺口变大,也使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在无形中受到影响。全国共有22所高校获教育部批准招收区块链工程专业本科生。大连只有一所高校获批开设区块链工程本科专业。四是区块链战略规划有待完善。大连区块链产业缺少政府的战略规划及生态产业的完善,没有详细的促进区块链技术创新及应用政策措施,缺少在研发平台、技术创新、专业人才、金融科技、产业主体五方面对区块链产业提供的政策扶植。

  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吸纳新时代区块链信息技术,营造创新生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创造:

  一是持续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抢占技术创新制高点。引导技术龙头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实施一批基础公益研究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力争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推动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合作,引导技术龙头加强开源,辐射带动中小企业技术能力提升;推动区块链研发总部建设,吸引国内外优质企业研发总部入驻辽宁,集聚全球技术研发力量;加快我市区块链标准化建设,鼓励龙头骨干参与国家标准化工作,提升大连区块链技术话语权。

  二是不断探索“区块链+”新模式,激发创新创业新活力。鼓励企业在“区块链+实体经济”“区块链+民生”“区块链+智慧城市”“区块链+政务服务”等领域,不断创造区块链技术应用新场景,探索新模式;开展产业“区块链化”研究和服务,发挥市内智库作用,根据地方、企业产业结构,量身定制产业“区块链化”规划,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拓宽市场需求;推进高新技术园区、孵化器、众创空间,优先支持和服务区块链领域,孵化培育一批创新创业企业;举办区块链创新大赛,遴选优质项目落地大连,掀起“区块链+”创业热潮。

  三是建立健全人才引育体系,注入产业发展强心剂。依托东北财经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单位,东软集团等平台载体,以及“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人才项目,大力引进国内外区块链领域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引导IT、金融、智能制造等企业,加强对现有IT人才的培训和转化,快速填补当前人才缺口;鼓励大连理工大学等重点高校,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

  四是持续强化制度供给,构建产业发展新生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市级区块链政府产业基金、创新基金等,推动区块链天使投资和创业风险投资,引导社会资本支持产业发展;引导高新技术园区、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在补贴、税收房租减免、科技成果奖励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将区块链相关产品、服务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加强创新平台建设,鼓励创建区块链产业创新服务体系、技术服务平台、开源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技术评估、人员培训、知识产权、创业咨询等服务;鼓励区块链企业争创企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

  (作者系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