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区着力妥善解决官兵“三后”问题 切实增强军人军属获得感幸福感尊崇感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于强
教育乃立国之本、强国之基,适龄儿童入学,一直是父母最关心的事情。在中山区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丈夫程俊生与妻子都是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的现役军人,看似同在一个部队,但因工作的原因而两地分居。2022年,孩子到了该上小学的年纪,这可愁坏了程俊生夫妻,丈夫长期驻扎在旅顺,妻子单位也离对口小学太远,接送不方便。中山区政府得知此情况后,积极了解入学意愿,统筹协调,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安排孩子到中山区望海小学学习,这样既利用了教育资源,也满足了母亲方便接送孩子的需求。
“你安心工作,家里有我。”这是大连市“好军嫂”牛花蕾常挂在嘴边的话,她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2020年3月,得知自己满足随军随调政策的牛花蕾当即带着刚满两岁的孩子赶来大连,与丈夫团聚。中山区按照随军随调政策,将牛花蕾安排在中山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工作。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她认真研读《退役军人保障法》,参与街道与社区的服务站建设,扎实开展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等。“以心换心”是牛花蕾总结出的军嫂做退役军人工作的最大优势。敢于担当、务实肯干、待人诚恳、服务热忱是领导和同事对她的评价。
程俊生夫妻以及牛花蕾的故事只是中山区双拥工作的一个缩影。中山区充分发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严格落实《关于加强我市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工作的实施办法》,着力解决“三后”问题。近年来,实施“阳光安置”工程,合理接收安置团营职干部和士官,实现接收安置单位与退役军人双满意。持续开展“军嫂再就业”工程,采取双向选择和定向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做好随军家属灵活安置。在全市率先实现足额发放就业困难随军家属未就业货币化补贴,妥善解决军人子女入学困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