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分社正文

以水为笔 绘就乡村振兴“水墨画”

沈阳日报 2023年04月25日 08:59

  ——康平县水系连通工程生态宜居惠万家

  创造良好的区域水环境,是百姓生活的基础保障和普惠的民生福祉。4月24日,记者了解到,康平县正在建设中的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工程,是辽宁省2022年唯一一个被纳入中央财政支持的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近年来,康平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全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贯彻落实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指导要求,抢抓工期,加快建设康平县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美乡村新格局。

  水为起点

  争当绿色发展“先行者”

  4月24日,记者来到康平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一标段八家子河段施工现场,工作人员正在抢抓时间,全力推进工程进度。挖掘机规范地进行着施工作业,工人们分散在不同区域忙着各自的工作。工程包括河道清淤、生态框护岸、空心六棱砖铺垫、气盾坝加固等,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记者了解到,八家子河段目前在建的气盾坝,是卧龙湖北闸下游设置的两个气盾坝之一。建设气盾坝的作用,是可以在枯水或少水季节增加河道的蓄水量,形成一个“水库”,具备很好的生态效益,可以准确控制灌溉的水位和河水流量,还会形成一个浅滩,坝顶溢流会形成“瀑布”效果,可谓是一处集生态与美观于一体的水美乡村景观节点。

  “有了这处气盾坝,以后河流附近的庄稼地灌溉,气盾坝可以随时升降,起到一个分流的作用。待工程完成后,这里将被打造成为一处有水有草有花有鸟的生态环境景观点!”该项目一标段技术负责人倪显才兴奋地说。

  河为纽带

  注入生态建设“动力源”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康平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全长86.608公里,主要通过八家子河、李孤店排干河、辽河引水渠、富裕河、地河、敖汉排干河、东关河等7条河的水系连通工程。经过河道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土保持、生态景观等施工后,将恢复河湖功能,修复河道空间形态,改善河湖水生态环境,构建一系列“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长廊,再现碧水环流、沟岸常青、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风光。

  为了保证项目施工进度,7条河的工程同步推进。目前,该项目共分四个标段,一标段八家子河段、李孤店排干河段已完成工程量的52%;二标段辽河引水渠河段已完成工程量的33%;三标段富裕河段、地河段、东关河段已完成工程量的18%;四标段敖汗排干河段、东关河段已完成工程量的19%。项目现场负责人杜姜彬告诉记者:“按照当前的施工进度,6月底前将实现全面竣工验收,包括河道内的建设,以及建设的硬化内容、绿化工程等都将全部完成。”

  村为节点

  办好民生福祉“头等事”

  康平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首先在“水美”上做文章,康平县下大力气提升流域水质,坚持系统整体观,充分尊重并融入乡村自然生态,对重点水域进行河道堤防、生态护岸、河床清淤等配套工程做到融会贯通,实现项目与乡村自然面貌和人文特性的和谐统一,为乡村振兴增添“水动力”。

  为确保工程质量,康平县成立了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工作专班,内设工程质量组,相关人员每天到施工现场巡检,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对进场原材料进行抽检,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严禁用于工程建设,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点水成金

  激活美丽乡村“一池春水”

  2021年11月,康平县被列入辽宁省2022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名单,项目于2022年4月18日开工建设。项目完工后,将清淤疏浚99.56公里,新建及改建生态护岸92.71公里,配套连通涵闸、泵站、桥梁等建筑物12座。全县增加蓄水能力2500万立方米,改善和恢复湿地面积10平方千米,主要河湖水质保持在Ⅲ类,先后建成美丽河湖38条,构建起“全域生态美丽大花园”。

  水美城兴。不久的将来,康平县定会因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的建设而更具魅力。全县水安全保障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将持续优化,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实现多赢,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不断提升。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王晓婷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