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分社正文

沈阳大东区“智慧”构建幸福教育新生态

中新网辽宁 2023年02月21日 17:11

  中新网辽宁新闻2月21日电(记者 王景巍)为做强大东区幸福教育、智慧教育品牌,作为省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单位和市级智慧教育试点区,大东区于2021年正式启动了智慧教育建设项目,目前,全区初中段学校初步实现了从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从经验管理向智慧管理、从农业生态向智慧生态的转型升级,呈现出智慧教育有效助力“幸福教育”落地实施的发展新样态。

  布局:教育基础环境实现“数智化”升级

  大东区智慧教育项目是以“安全、乐学、成长”为核心内涵的“幸福教育”民生工程,在全区9所初中13个校区,部署了系列智慧教育软硬件设备。全区教育基础环境完成“数智化”升级,实现了网络千兆进校,建成198间“智慧教室”、2间高级别AI创新实验室,升级10间录播教室,为全区9300名师生配备移动智能终端,实现了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的跨越。

  通过搭建大东智慧教育云平台,大东区实现了学、研、教、练、评、管全数据链条闭合,建成了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学生、管理应用覆盖主要业务的教育教学全场景应用生态。大东区智慧教育项目还应用于校园安防,共设置视频监控点位8929个、一键报警装置78个,136所校园接入食品安全智慧监管云平台,全方位打造安全校园空间,为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梦想“培土筑基”。

  赋能:助力教师解锁精准教学密码

  智慧课堂一方面对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数字技术的应用也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靶向赋能。创设“新双力五环”教学模式,将教学中的五个环节与智课互动功能充分融合,并结合各学科特点,打造包含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AI+学科”融合课在内的四种课型,将五个教学环节分别侧重于不同的功能应用,提高课堂效率。

  推进智慧课堂和学业采集分析系统常态化应用,减轻了教师大容量、多层级授课负担,有效破解了精准教学密码,充分体现了智慧课堂“资源+数据+评价”这一核心价值,切实提升了教师的精准授课能力。大东区规模化应用智慧教育工具一年来,教师备课资源获取便捷性提升17.487%,学情获取及时性提升14.074%,教师单次备课时长减少29.71%,同时也初步探索出了107中学教育集团“三精二智”、博才中学“新双力五环”等智慧课堂教学新模式。

  减负:智能化学习给足学生幸福体验

  大东区智慧教育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智能化、个性化、泛在化的新型教与学环境,真正使每名学生在减轻负担的同时,获得“最优发展”“全面发展”。在智慧教育的推动下,大东区9所中学13个校区老师基于期末考试成绩,为每名学生定制有针对性的假期作业,学生在家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即可完成作业,同时在线上与老师交流。

  在实践中,大东区利用智能终端实现的针对性指导与个性化指导,建立了运动过程规范性评估体系,创设了互动互生的美育浸润环境,丰富了沉浸式融合化的劳动体验,助力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切实减轻了学生们“一把尺子”衡量的心理负担。规模化使用智慧教育工具一年多来,大东区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提升8.7%,作业布置针对性提升13.5%,作业批改便捷性提升8.1%,单次作业批改时间减少15.2%。智慧教育也让为孩子教育问题牵肠挂肚的家长深感受益。“数智技术”让学校与家长保持实时便捷的沟通与联系,尤其是通过个性多元的综合评价、恰当及时的心理干预、一站式的课后服务,潜移默化间让家长发现孩子闪耀的独特光芒。

  转型:探索可复制的智慧教育创新范式

  目前,大东区代表辽宁省参加了教育部开展的全国信息技术支撑下学生综合评价试点区遴选,智慧教育项目二期建设也已启动,计划到2024年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有价值、可推广、可借鉴、高效能的智慧教育创新范式,为助推沈阳打造幸福教育品牌作出大东贡献。

  接下来,大东区将打造4所以上小学及高中段市级智慧教育示范校,同时,深入探索数智技术应用,申报基于数智技术的精准教学模式构建成果,整理汇编《区域智慧教育建设应用手册》,构建从理念指导、实践探索到理论应用的智慧教育建设应用体系,为省、市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大东经验。同时,大东区还将通过分层培训、高端论坛、跨域交流等多元方式,立体式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打造智慧型教师队伍,并开发具有区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区本、校本、师本体系化五育数字资源,探索建构指向学生五育培养的优质特色课程体系,通过建设沉浸式学习体验中心,利用虚拟现实教学资源,创造沉浸式、实时交互、充满想象的教学虚拟空间,让学生体验到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或者根本无法实现的教学场景,为实现教学最优化、学习效果最大化提供可能。(完)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