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历史脉搏 还原历史真相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成果正式向观众开放
2月9日,记者从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获悉,该博物馆在展厅内设立了“文物藏品数字化保护成果展示”区域,通过二维、三维触摸式交互展示机,展示文物以及文物背后承载的故事。目前,该区域已经向观众开放。
跨越空间距离观展
为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三维实景展览扫描、无人机外景航拍等多种技术手段,对馆藏千余件珍贵文物和沈阳抗战联线博物馆展厅、展览进行影像数据采集。
在二维触摸式交互展示机中,分为“数字馆藏”“数字云展”“文献资料”“英烈名录”等5个板块。在“数字馆藏”板块中,博物馆精心选取了百余件具有代表性的馆藏珍贵文物,分为金属藏品、石质藏品、木质藏品、名人遗物等6大类,观众可通过图文了解每件文物的信息和文物背后的故事。在“数字云展”板块中,以“沈阳抗战联线数字云展”的方式,展示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旧址陈列馆、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张学良旧居陈列馆、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馆等7家“沈阳抗战联线”重点博物馆共18个展厅的三维数据采集成果。通过此板块,观众能够跨越空间距离,线上参观多家红色博物馆的主题教育展览。
文物展示更形象生动
在三维触摸式交互展示机中,博物馆从百余件三维扫描藏品中精选出30余件,按类别进行展示。其中,九一八事变柳条湖爆破地点碑、东北抗联一军政治部主任宋铁岩用书箱、巩天民夫人用雅马哈风琴、黑陶盖罐等均为国家一级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教育价值。通过触摸三维展示机,观众可以将文物图像放大缩小,倾斜旋转,既可以宏观浏览,又可以观察细节,使文物展示更加形象生动,观众了解得更加全面具体。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博物馆数字化成果展示,为向观众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服务手段。观众可以通过二维、三维互动的方式,对文物藏品进行更直观、更形象、更立体的观察和了解,从而触摸历史脉搏,还原历史真相,更好地实现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和传播,达到强化爱国主题教育、传播抗战历史、传承抗战精神的重要作用。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刘海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