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13个区、县(市)做好这些准备迎新春!(一)

中新网辽宁新闻1月13日电(唐茉语)送一批新年礼包、品一次国际美食、游一次年味大集、寄一幅春联回家、享一次兜底服务……由沈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迎新春 惠民生 保运行”系列新闻发布会上1月12日举行,沈阳13个区、县(市)做好这些准备迎新春!
和平区:送礼包送年味诚意满满
据中共沈阳市和平区委常委、副区长(负责区政府常务工作)孙振宇介绍,和平区将送出三份新春大礼包迎新春,让节日氛围“燃”起来。
一是“文旅盛宴”迎新春,打造老北市2023新春祈福年味集,该景区将于1月22日(正月初一)再次启动、重妆亮相,举办为期6天,有常态化演出和新春皇寺庙会等。届时和平区还将推出三大特色冰雪区域。沈水湾欢乐冰雪季将露营、围炉、观景创新融入冰雪文化,推出特惠门票2000张。和平区冰上运动中心将通过春节集福、元宵灯会等活动,提供冰上场馆室内游览体验。
二是“让利促销”惠民生,60余场商贸活动,让消费购物“嗨”起来。万达商场推出千人剧本杀、新春游园会等系列活动;印象城推出会员半价换礼、线上商城福利购等系列活动。其余商业载体也备好年货福利,供广大市民线上、线下同步尽享。百余商户将联合开展“舌尖西塔 品味美食”主题活动,推出立减、满减等促销活动,全天候24小时覆盖。开展“淘春宝·乐和平”主题活动,政府搭台、协会参与、企业承办,万象城、山姆会员店等商业载体将开展消费促进活动,“线上+线下”拓市场、促消费;直播电商齐聚抖音、快手等平台,“直播电商基地喜迎2023年货节”热闹“开集”。
三是“兜底服务”保运行,全时全域护平安。确保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平稳,确保群众节日期间食品安全,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节。按时足额发放各类生活保障金409.9万元、两节救助金185.7万元,提前拨付临时救助金77.5万元。发放150份“爱心健康包”和慰问物资,助力农民工群体温暖过节。组建73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全区按需提供服务,24小时在线守护居民健康。同时确保城区运行安全有序,组织供气、供热、供水、供电等单位,加强节日期间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组织27支应急队伍,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等。和平区诚挚欢迎广大市民举家同游,度过一个最具沈阳年味的新春佳节。
沈河区:送补贴送特色诚心诚意
据中共沈阳市沈河区委常委、副区长庄海涛介绍,沈阳区将开展“古城过大年”系列活动,并精心制作一席“色、香、味”俱全的文商旅融合盛宴,在大年初一、正月十五、二月二等传统节日,古城内准备了民俗表演。同时,还在沈阳路口袋公园及重要点位、路段,准备了特色主题灯光,达到“古城无处不亮灯、古城无处不是景”的效果。从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初六,举办“瑞兔迎春中街喜迎八方客,千万豪礼倾情回馈家乡人”促消费主题活动,在中街全域单笔消费200元为抽奖门槛,达额即可抽奖,有机会赢得宝马汽车使用权、金饰、手机、消费券等。
“全天候”保障民生,沈河区将民生问题列为“一把手工程”,启动“绿色通道”,安排专员24小时轮流值班。婚姻登记、出入境等高频事项,实行365天全年无休机制,春节期间正常办公。为确保春节期间生活必需品供应,引导各大商超与生产商、供应商加强产销衔接,重点保障生活必需品及节庆商品市场供应,适当增加商业经营性储备,确保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供。
“全覆盖”保障运行。针对人流量大区域,重点加强保洁力度。供暖方面,全力做好煤炭储备工作,开展“提温降诉”专项行动,对辖区内供热情况进行动态检查。春节前,成立节日应急安全工作专班,针对道路交通、城镇燃气、消防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同时,开展“送温暖、保平安”活动,为困难家庭和高龄独居老人送电热毯等取暖物资。在春节期间,区应急指挥中心将24小时设置值班人员在岗在位。沈河区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做好民生保障各项服务,确保全市人民度过一个喜庆祥和的春节假期。
铁西区:送韵味送欢乐真心实意
据中共沈阳市铁西区委常委、副区长兴彦军介绍,铁西区以文创园为舞台,提供丰富、高品质的文化产品供给。犀牛市集将于春节前周六、周日,举办“新年味儿”新年限定版专场;木木剧场将于1月24至26日,上演开心麻花的首部主题沉浸式喜剧《偷心晚宴》,同时还将举办一系列精彩活动;此外,还将有多个文化主题展览。红梅文创园也将同步推出一系列主题活动,即日起至2月12日,举办“破冰艺术计划2022年度展览”。
铁西区将在“云端”持续发力,让线上线下“年味”一样浓。 “玉兔呈祥,春满铁西” 百姓线上春晚,将于2023年1月20日上演;即日起至1月18日,在铁西区文化馆展厅,线上线下同步举办2023年迎新春临帖作品展,同时还将举办送楹联活动,区内书法名家将到机关、企业、社区,泼墨挥毫,送祝福;1月28日至2月5日,线上举办美术摄影作品展,可以通过铁西区文化馆公众平台观看。1月14日,将在铁西区体育场举办“冰雪欢歌 绽放活力——铁西冰雪嘉年华系列活动”启动仪式,让更多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冰雪运动的快乐。铁西文艺轻骑兵小分队还将到区内敬老院进行慰问演出。2月5日,举办正月十五线上猜灯谜活动,欢迎广大灯谜爱好者登录铁西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积极参与。
岁寒情深暖人心。铁西区将通过区级财政支出213.78万元用于发放“送年货”补贴,向全区5845户城乡低保户、760名城乡特困人员、81名孤儿及无人抚养儿童发放“两节”临时救济金和春节年货,面向60岁以上老年人、孤弃儿童等群体发放33.6万份“健康包”,确保他们家中备有充足的常用药品。同时,为区内42家养老机构发放抗原试剂盒和消毒液。同时,备足备好救援队伍、专家、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严格落实领导在岗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扎实做好实施“乙类乙管”各项工作,加强重点场所的保药、保医、保供工作,进一步保护好儿童、老年人、特殊基础疾病人群等群体。供气、供热、供水、供电等单位加强节日期间设施设备运行安全巡查与维护,全力以赴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年,平安过年。
皇姑区:送温暖送文化开心见诚
中共沈阳市皇姑区委常委、副区长白雷表示,皇姑区迎新春工作主要有三方面。
在文化活动方面,皇姑区将以“英雄城区 以文化城”为主题,举办系列迎新春文化活动。以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依托,开展红色基地打卡活动;以党建引领,开展百姓“家门口”的迎新春文化体育活动。比如在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以“闹新春、过大年、再进老院子”为主题,聚集“一老一幼”;以传承非遗文化为主线,举办“迎新春”非遗文化市集和线上公益课堂;以“首届皇姑企业家日·人才日”启幕为契机,联合区内优秀企业家和人才,开展“共话新春、共谋发展”系列活动。此外,春节期间,还继续开展皇姑区北陵冰雪嘉年华,与此同时皇姑区图书馆将坚持每日开放、城市书房实行错时错峰开放。
在民生保障方面,皇姑区委区政府全力做好春节期间的民生保障工作。走访全区困难群体,为4000余名低保、特困供养人员等困难群体发放“暖心包”。 集中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和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创业;联合多行业,举办招聘活动。持续推进供热保障工作,进一步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动态排查、妥善解决供热问题,确保不出现停供、断供情况。稳定市场供应。推出一季度“皇姑有礼”促消费活动,发放惠民优惠券,覆盖零售、住宿、餐饮和居民服务等3000余家企业;组织区内大型商超推出促销费活动。确保食品安全,维护物价稳定。保障就医需求,百名“皇姑好家医”全力保障居民节日期间就医需求。
在城市平稳运行方面。聚焦危化、城镇燃气、道路交通、消防、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确保隐患问题及时整改、动态清零。春节期间,皇姑区组建36支应急队伍、3943名工作人员随时待命,安排19台应急保障车辆、96台专业化保障设备,应急保障力量24小时备岗备勤,全力确保城市供电、供水、燃气、供热等平稳运行。
据悉,2023年春节,皇姑区推出3条迎新春旅游线路,航空研学游、休闲购物游、欢乐戏雪游还可以定制游。届时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到皇姑走一走、看一看,亲身感受皇姑文化名城独特的魅力、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度过一个愉快、喜庆、难忘的春节假日。
大东区:送促销送氛围诚心正意
据中共沈阳市大东区委常委、副区长张悦介绍,大东区以“英雄城市”为文化内核,以时代文仓城市书房、时代剧场、英雄故事体验馆为主阵地,精心谋划流量文化活动,举办“大东有样儿YOUYOUNG”艺术节。在此期间,将举办段落式喜剧、脱口秀等各类商业演出及文化惠民活动。此外,大东还将开展“英雄”主题系列活动。
开展传统节日活动。2月3日,将在大东区文化馆举办群众性迎新春文艺演出,同时,组织美术协会、书法协会和摄影协会围绕大东地域特色进行艺术创作,春节期间在大东区文化馆举办美术书法摄影展览。
开展线上书香活动。将在大东区图书馆、大东区少儿图书馆、大东区文化馆等微信公众号上举办3项特色活动。1月14日,将组织开展非遗体验之手工编织中国结活动; 1月17日,举办线上中国春节传统美食主题展;2月5日-2月10日期间,开展“闹元宵·猜灯谜”线上猜灯谜活动。
同时,大东区将开展迎新春“年货节”促销活动,组织全区重点商贸企业、商业综合体多方联动,开展迎新春“年货节”促销活动。1月1日已正式开启,将持续到2月28日,包含2023年新春年货购物节、电商年货节、商超促销等丰富多彩的优惠活动。此次活动共发放消费券380万元,其中:家电百货消费券180万元;购车消费券200万元,包括新能源汽车80万元,普通汽车120万元。同时叠加市级消费券效果,为消费者提供最大程度的优惠。
大东区还将开展“保安全、保稳定、保民生”行动,节日期间,大东区将通过多渠道丰富节日市场供应,确保交通畅通、快递物流畅通。坚决杜绝以盈利为目的的大幅涨价,确保重要民生商品、防疫用品的供应量充足,价格平稳有序。同时,抓好安全生产,特别是食品安全;积极做好煤炭储备,提高供暖质量;全力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坚决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确保农民工“带薪”过年;完善应急管理和物资保障体系,提高救灾能力,确保群众过一个平安、祥和、欢乐的春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