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分社正文

【沈阳两会|大路上】和平区:向“综合实力全国城区40强”进发 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示范区

沈阳发布 2023年01月07日 15:13

  当下的和平区,新发展势能正在积聚,新发展优势正在汇聚,新发展动能正在凝聚。和平区将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底线思维、系统观念,实施“十大工程”,力争实现“十个新突破”,以超常决心、超常举措、超常力度,着力推进产业发展与转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社会发展与转型,奋力在全面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示范区上取得新突破,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的预期目标;力争2024年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城区40强。

  挺拔奋斗之姿,澎湃无限希望。

  2022年,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平区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气魄,主动担当,全区上下团结一心,鼓足干劲,奋勇突破,争当先锋。汗水浇灌收获,实干笃定前行:和平区先后收获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区、中国社会治理百强县(市、区)、“幸福百强区(2022)”“创新百强区(2022)”多个“国家级”荣誉,相关排名均居东北地区首位,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区排名更是进入前50位,提前两年完成目标。

  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沈阳进入蓄势腾飞的新时期,和平区将在沈阳市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全省作出“五个示范”的目标任务中,以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示范区”为总任务,稳步推进产业、城市和社会转型,创造新和平,全速开展“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扛起中心城区担当和作为,当好沈阳“跳高队”的先锋队,奋力走好新时代振兴发展的赶考之路、奋斗之路、光荣之路!

  2022年闪亮成绩单

  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城区50强

  2022年11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全国主城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城区榜单中,和平区排名第50位,东北第一位。

  预计2022年,和平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2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4.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05.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9514万美元,实际到位内资164.1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20亿元。

  ●项目建设赛道领先

  市重点项目开复工145个,提前三个月完成全年任务。

  亿元以上项目签约165个、落地82个,引进世界500强企业项目7个。

  盘活闲置楼宇21座、39.8万平方米。青年大街沿线停工近10年的华丰嘉德广场、京城中心项目成功启动。

  联东U谷、西塔D地块等项目完成投资均超10亿元;引进投资10亿元的诚通金属等总部型企业12家;新引进的比优特等企业年均销售额超过5亿元,新引进中海油东北分公司、华润健康辽宁等商贸企业年纳税额合计超过2亿元。

  ●创新驱动蓄能起势

  获评工业互联网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均增长30%以上。获得2023年中国计算机大会承办权。

  科研投入申报企业数量和研发经费增幅均全市第一。

  举办东北首个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创新大赛和元宇宙大会。市级认定人才公寓877间、3.65万平方米,分别占全市24%、28%。发放高校毕业生和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首次购房补贴6585万元,占全市24.7%。

  ●金融发展重磅推进

  获评辽宁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获得中央奖补资金1500万元,可撬动社会资本15亿元。

  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21.9%,税收占全市34.5%。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占全市60.9%、55.2%。通过318场银企对接会,助企3000余家、25.6亿元。

  依托科技金融广场,引进各类基金机构37家,基金管理规模达366亿元,实投24.8亿元。

  ●文化繁荣势头强劲

  现有文化企业2800余家,规上文化企业113家、占全市30%,营业收入76亿元、占全市29%,省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12个,市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16个,以上指标均全市第一。

  签约落地重点文化产业项目14个,投资总额60.3亿元。

  老北市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西塔街获评东北地区首条国际美食街。

  全国首家汉字主题书房老北市城市书房获评全国总工会示范职工书屋称号,代表沈阳市城市书房与北京、上海、杭州、成都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专访。持续擦亮文体活动品牌,“浑河之夏”文化艺术季、东北地区唯一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和平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均举办八届。

  ●健康产业方兴未艾

  成立大健康产业中心,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实现竣工,推进爱尔眼科总部大厦等项目建设,新增医疗机构47家,进驻南六医药批发市场药械企业68家,发展互联网医院3家。医美机构数量全市领先。和平湾加快建设国际生命健康产业园。

  ●城市更新多点开花

  太原街城市更新项目获批东北第一单20亿城市更新项目贷款,辽宁省唯一区县获得2.53亿国家政策性金融贷款。

  太原南街、中山路、中华路及历史建筑更新改造全面铺开。文艺路示范街路更新主体竣工,尽显文艺范。改造老旧小区105个,占全市22%;提升背街小巷53条,占全市三分之一;建设口袋公园115个,创建良好路段140条,优秀路段14条。

  ●营商环境再上新阶

  在省市率先推出493项“免申即享”政策清单、率先推出“无差别一窗受理”等7项创新举措,“免填免交”事项全省领先,“只提交一次”事项完成超过80%、全市第一。

  建立重点项目“审批超前领跑”等机制,推动项目落地提速68%。

  市场主体增加1.4万户,增幅10.6%,总量达11万户。

  ●基层治理走深走实

  打造“两邻”示范精品社区20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2个,小区党群服务站80个。

  在全省率先试点“省12345+网格”融合诉求办理模式,省12345热线平台诉求办理全市绩效考核第一。

  文安路社区、德馨家园小区等6个社区小区成为省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摩拉练点。

  ●民生品牌创先争优

  新增省级以上充分就业示范社区7个、市级标杆型舒心就业社区10个。

  全市首创“幸福教育驿站”,10个社区建立“乐学坊”,全国终身教育优秀品牌“书香雅苑”扩展到35个社区。

  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居全市城区第一。

  增加养老服务设施6000平方米,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达到35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实现全覆盖。

  2023年实施“十大工程”

  实现“十个新突破”

  2023年和平区紧紧围绕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六个方面”“十二个新突破”等重点内容,实施“十大工程”,聚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示范区建设,努力在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全省作出“五个示范”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1

  实施项目建设提质工程

  在提高区域发展能级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落地为大”,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把项目建设摆在“第一赛道”,全力补短板、锻长板,提级“请进来、走出去”,只争朝夕“争”、奋勇直前“抢”、全力以赴“落”,确保全年开复工150个。重点推进华丰嘉德等62个项目开工,爱尔眼科大厦等88个项目建设,力争雅德商业等41个项目年内竣工。

  2

  实施改革深化工程

  在全面释放动力动能上实现新突破

  提标营商环境建设。全市率先实行卫生许可、食品经营许可等31个事项升级到“只亮明一次身份”;探索建立“五联审管无缝衔接”审批监管一体化平台,“一网通办”整体能力达到全省一流水平。

  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打造实力强、质量优的国有企业。实现东北首家区国有企业信用等级AA+。深化与央企合作,在和平湾实施整体开发,强力引进央企二级总部。

  壮大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引育市场主体,力争总量增加30%。做好事业单位调整“后半篇文章”。

  3

  实施创新驱动工程

  在引育壮大新动能上实现新突破

  突出教育优先发展。建强高校创新阵地。打造信息安全、辽宁固废、物联网场景应用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打造新兴产业策源地、动能转换新高地、协同创新首选地、青年人才聚集地。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深入推进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平片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工业互联网国家示范基地建设。发挥“链长制”作用,重点培育以华盾大数据、国家北斗数据辽宁分中心等为链主的网络信息安全产业链、5G基础设施及应用产业链、人工智能产业链和智能传感器产业链。持续提升创新“三率”,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强化人才引领驱动。全面落实沈阳人才强市战略、“兴沈英才计划”、中青年科技英才培养工程,打造三好街青年友好型街区,建设人才公寓3000套,引育各类人才3万人。

  4

  实施通道平台建设工程

  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上实现新突破

  全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深耕日韩俄欧以及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重点国家和地区,打造东北亚对外开放发展新高地。建立开放通道,打造跨境电商基地及产业园超30个,打通跨境电商网上通道,打造中韩(沈阳西塔)RCEP服务业先导区,定期举办日韩商品展销会等活动。强化招商形式,深化“人才+基金+商协会+校友+联盟”招商模式,打好招商“组合拳”,确保全年亿元以上项目签约188个、落地94个,签约50亿元以上项目2个以上。升级活动平台,持续举办智见产投大会、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大会、“韩国周”、花椒大会等活动,发布重磅机会场景50个以上。扩大外资合作“朋友圈”,力争新增外贸企业40家以上。

  5

  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工程

  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

  聚焦“4+1”产业布局,融合五型经济、数字经济、楼宇经济,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把握扩大内需新特点。提升太原街、西塔、北市、五里河等核心商圈及特色商业街区消费能级,培树中海寰宇等商业品牌,建设和平湾国际化商圈。

  发展五型经济新业态。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平台12个、双创载体25个。围绕服务型经济,打造高端商务服务、信息技术、现代金融等产业集群,打造沈阳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围绕总部型经济,出台总部企业认定办法和奖励政策,组建辽沈总部企业联盟,建设世界城总部基地。围绕开放型经济,打造东北亚对外开放发展新高地。围绕流量型经济,努力打造亿元级交易服务市场,瞄准电商、碳排放权、资金流3类平台,引入头部及上下游企业超40家。

  抢抓数字经济新赛道。提升数字产业能级,大力发展以传感器、元宇宙等为核心的数字产业,深化工业互联网国家示范基地建设,推动数字与产业深度融合。优化数字产业生态,加快国家北斗数据辽宁分中心等项目建设,力争重点数字经济产业园达35家,在科技金融广场组建5亿元“专精特新”陪跑基金,举办东北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大赛。大力发展元宇宙产业,建设五里河元宇宙创新基地,培育五里河音视频数字内容创新中心等3个头部企业,打造东北元宇宙创新发展引领区。

  强化金融业新支撑。加快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及沈阳市续贷服务中心落地。发展科技金融,基金规模突破400亿元。发展绿色金融,集聚交易机构、产业基金、研发中心等碳金融业态。壮大资本市场,挂牌企业突破210家,融资超50亿元。加快金融街建设,金融及服务机构突破1400家,金融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打造沈阳区域性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

  提升大健康产业新贡献。打造东北大健康产业示范引领区。推进健康智谷东北区域总部、菁华医院中医院等项目开工,加快华润医疗器械产业园、北药百草医药等项目建设,重塑“沈阳南六”市场品牌,加快医美产业规模化发展。推进和平湾国际生命健康产业园、东软共享医疗中心等项目,打造大健康产业集群。

  6

  实施城市品质跃升工程

  在高品质城区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城市建设要提速。太原街地区,全力推进“233+1”工程,启动新华完整社区建设,修缮国家及省市级文物建筑20处,引进东北首店12家,打造500亿商圈。西塔北市地区,推进老北市文化产业园与曲江文旅合作,加速总投资50亿元的北市三四期文旅项目落地。在西塔打造中韩保税商城。三好街地区,完成三好街、彩塔街、文安路3条街路更新,盘活闲置楼宇5座,启动彩塔街青年艺术体验街区建设。打造沈阳青年友好型街区典范。推动和平湾地区核心区建设。

  形象品位要提质。改造老旧小区172个,提升背街小巷42条,更新道路5条。打造1个美丽街区、42条优秀路段和100条良好路段。在和平湾、沈阳站周边实施TOD站城一体化开发。

  基层治理要提效。深化“党建引领、邻里守望、合和共治”基层治理模式,全面叫响“党派我来的”。践行“两邻”理念,实现“一老一幼”全覆盖。升级网格治理,优化“八定”“三拍”等机制,深化“12345+网格”融合模式,提升“人物技智”防治水平。

  7

  实施文化赋能惠民工程

  在文化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以文铸魂、以文化城、以文赋能。加快释放“辽宁六地”等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等红色文化地标,老北市、西塔等民族文化地标,中山路、“浑河晚渡”等历史文化地标,八一公园等英雄城市文化地标,沈阳新世界博览馆等都市人文地标。发展“文化+”,拓展特色街区、文体活动等更多文化赋能场景。引育亿元以上文化产业项目10个,建成市级以上产业园区和基地25个。持续建设博物馆、书房书屋、小剧场等设施,打造“浑河之夏”“和平杯”等文体活动品牌。升级和平湾、沈水湾等五大特色冰雪场地。承接沈阳建设“设计之都”。高标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沈阳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中,站排头、当先锋、作表率。

  8

  实施绿色发展蝶变工程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实施铺满绿工程,优化提升综合公园10个,建设口袋公园100个,打造绿化景观示范街路18条。深度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持续保持河流水质达标,建设“无废”城区。加快和平湾海绵城市建设,打造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

  9

  实施法治建设工程

  在打造法治和平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法治城区、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打造国家法治建设示范区。推进依法行政,力争执法办案全程电子化达到全国一流水平。严格公正司法,完善办案责任清单,健全案件评查、司法责任认定等机制,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建设法治社会,深入开展政府失信、办事难等专项整治,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完善社会信用制度体系,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和法治水平。

  10

  实施民生福祉增进工程

  在保障改善民生上实现新突破

  舒心就业。建设“15分钟就业服务圈”,舒心就业社区达标率50%以上,着力打造就业示范城区。

  幸福教育。新建1所高中、2所小学、2所幼儿园,建设5所智慧教育示范校,打造沈阳智慧教育示范区。

  健康和平。升级“16+3”家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实现疾病全周期网格化健康服务100%全覆盖,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位于全国区县前列。

  品质养老。着力推进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100%达标,120紧急救援服务社区全覆盖。

  平安和平。全面推开“四零”建设,常态化下沉专业力量,实现服务前置,打通矛盾化解、隐患排查、治安防范等“最后一米”。

  (和平区委宣传部策划)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