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普兰店区太平街道:“妈妈式”服务助企发展
中新网辽宁新闻12月10日电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太平街道现有工业企业372余家,规模以上企业48家,占全区规上企业总数的32%,年工业总产值60亿元左右。今年以来太平街道践行“妈妈式”服务,从“微、实、恒、清”四个关键词入手,为企业提供主动式、亲情式服务。
微:从细微处见真章
营商环境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街道在日常工作中通过走访调研,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征集辖区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的、眼前的停车难、排污难、行路难等细微问题。针对停车难,协调相关部门规划绿化带停车位,满足多家企业停车需求和辖区绿化要求。针对排污难问题,先后投入400万元,为华美格栅、美森木业、北国庄园等企业的污水管网改造并网工程,解决企业长期污水处理难问题的同时,也为周边百姓生活用水提供保障。同时为辖区重点项目鑫盛木业协调燃气管道占地事件、专人专责辅助企业征收3号地块。针对出行难问题,协调相关部门为建昌人防修建道路,投资100余万元扩宽铺平企业周边道路,为企业进出车辆提供便捷,解决了困扰企业多年的由于道路窄小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运输困难。
实:纾困解难落实处
“没想到,一直困惑我们的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企业负责人感叹道。为解决历史遗留的办证难问题,街道采取“区分问题情形、分类研究解决”的方式,协调相关部门,为辖区长久以来未办理工程手续的企业补办相关手续,目前已为16家企业办理了相关证照手续。太平街道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紧迫性,将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针对危化企业、涉爆粉尘企业及人员密集场所,街道聘请第三方机构为企业提供安全培训服务、委派相关专家进行隐患排查并给出整改意见、提供安全咨询服务,按照国家相关行业安全标准进行细致检查。
恒:久久为功方为恒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长效工程,不能指望一次见效、一蹴而就。太平街道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综合性产业向优势产业集群转变,努力实现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太平街道现有工业企业372家,规上企业48家,近年来规上企业以年均5个的速度不断增长,2021年开始连续2年实现税收收入破亿元。园区的木制品产业在2002年的时候,还只有侨峰木业1家企业,在街道不断的扶持下,现街道入驻的木制品企业有100余家,产值可达20亿元,形成以大连美森木业为龙头,大连中耀建材批发市场为依托的产业优势集聚效应,并荣获“中国橱柜名城”荣誉称号。在街道的积极协调下,美森木业今年扩建完成了第三期项目投资,占地面积6.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78万平方米,新建8栋厂房,项目总投资2.35亿元,项目投产后,年生产能力将达到2300个货柜,新增产值约15亿元,新增税收约1亿元,可安置就业2500人左右。
清: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做好“妈妈式”服务不仅要从优化政务服务上下功夫,更要从监督保障各类政务服务措施落地落实上下功夫。3·14和8·31疫情期间,街道工作人员24小时在岗在位,全时为企业提供贴心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在把握政策尺度的同时,街道研究在“快办”上下功夫,追求工作效率“减三天”,即街道争取为每个事项提前三天办结,受到企业群众一致好评。太平街道牢牢将“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四个到”要求贯穿帮扶企业的全过程,既与企业保持必要工作联系,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又不影响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切实提高帮扶实效,更大力度帮助企业加快发展,为普兰店区现代化建设夯实根基。
未来,太平街道将继续把发展质量摆在更突出位置,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同时强化部门联动,践行“妈妈式”服务,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企业精准发力,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务,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发展之“进”,不断提升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