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动发展大引擎——建昌县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综述

中新网辽宁新闻8月22日电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撬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8月19日,在建昌县人民会堂内,掌声雷动,气氛热烈,来自省内外的6家企业集中与建昌县政府签约。
这次签约,规模很“大”。全县副县级及以上领导,县直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以及各单位负责招商引资工作的同志共计260人,见证了地企双方签约这一激动人心时刻。他们不仅仅是项目签约的见证者,更是项目实施的参与者、践行者。
这些项目,分量很“重”。签约的6个项目中,有4个项目投资额过亿,分别是“风光水储”一体化新能源基地项目、八家子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项目、环保融雪剂项目和“一线牵”食品深加工项目,其中大唐风光水储一体化基地项目,总投资额达到了268亿元。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增长极。今年以来,建昌县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坚持“项目为王”,狠抓驻点招商、精准招商,在全县上下形成“千军万马跑项目、千辛万苦攻项目、千方百计上项目”的浓厚氛围。截止目前,全县完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4个,投资总额451.44亿元。相信,这些项目必将为建昌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为加速推进建昌县产业转型升级构筑强力支撑。
吹响招商引资“集结号”
项目是推动发展的“动力源”。那么,项目从何而来?靠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聚集项目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建昌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积蓄发展后劲、拓展发展空间、破解发展瓶颈的重要抓手和“头号工程”,坚持常抓不懈、全民参与,凝聚起招商引资的强大合力。全县上下主动对标先进地区,借鉴学习其他地区经过实践行之有效的做法,对本地的招商引资的工作机制、政策措施进行梳理完善,增强吸引力和项目合作的成功率。
招商引资停留在口头上不行,光学不做也不行,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建昌县把项目作为锤炼干部作风的“试金石”,注重从体制机制上入手,探索和完善“以项目论英雄”的导向、约束、评判等机制,形成人人参与招商引资、人人抓项目的宏大实践场景。
近两年来,建昌县通过领导带头抓、亲自抓,建立健全全员招商体制等方式,深化了全县上下对抓招商抓项目的认识,思想也越来越统一。建昌县建立了5个驻点招商办公室,成立了1个以商招商企业家信息联盟、291个村级招商信息小组、28个乡镇招商分队和66个县直招商小组。通过参与招商,工作人员锻炼了本领,开阔了眼界,不仅对相关政策、建昌有什么、企业关注什么等情况有了清晰的了解,还学到外界的先进理念和工作方法,了解和掌握最新政策走向,工作能力和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建昌在外边创业的人很多,这一群体也是招商重点,目前,一批由建昌籍企业家投资或通过他们介绍的投资项目正在洽谈推进中。
随着建昌县直部门和乡镇积极走出去谈项目的人多了,收获的成果十分丰硕。县综合执法局的邓雪松,为推动年产3万吨五氯化磷项目,多次到江苏常州与企业对接,其中有2次自己开车到常州与企业洽谈,最终促成了项目签约落地;人社局的姜维俊,主动联系福顺钢管制造有限公司和葫芦岛市坤图激光切割加工有限公司,对接高频焊管、智能金属激光切割等项目,促进了项目签约。目前,智能金属激光切割项目已投产运营。类似的例子有很多,这充分说明建昌的干部抓招商抓项目的意识越来越强。
以此同时,建昌县紧紧抓住东北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机遇,认真研究上级政策,积极谋划争取项目,主动与上级对口部门沟通联系,推动城区道路维修、老旧小区改造、水上公园改造、铁路道口平改立等一批项目获批。
按下招大引强“快进键”
项目谋划,是争取项目、引进项目的前提和基础。
在建昌县“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了建昌要打造生态环境名县、农副产品输出地、转型发展示范区、休闲养生休憩地的战略发展目标。同时,突出重点产业,将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智慧农业、矿产资源精深加工、装备制造、服装加工、清洁能源、康养旅游、现代服务业等列为建昌产业招商的主攻方向,一方面要聚焦现有产业开展延链、补链招商,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另一方面要聚焦矿产、农业等资源,依托园区等载体,大力开展建链、强链招商,培育招引一批补短板、优化产业结构的新兴产业项目。
规划只是纸上蓝图 ,项目不会凭空而降。这就需要脚踏实地抓好项目对接、项目洽谈和项目引进工作,确保规划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受益。
招商引资重在知己知彼,成功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本地的资源要素契合对方的投资需求。建昌县注重对向对路抓招商引资,相关部门绘制了产业招商地图,建立了驻点招商和全员招商队伍,围绕招商主攻方向,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建昌县着重选择有较强投资实力、与本地产业关联度高的企业进行重点招商,注重项目质量,综合考虑引进项目的税收贡献、科技含量、投资强度、生态环保等因素,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的综合效益。
建昌县密切关注中央和省市各类政策调整和变化,跟踪研究大型国企、民企产业布局和投资方向,一旦有利好政策和机遇,快速反应、抢占先机,赢得高质量发展主动权。建昌县还特别注重找准上级政策与建昌战略目标的契合点,以此取得更好的招商效果。
国家乡村振兴局启动实施了“千乡万村沐光计划”和“千乡万村驭风计划”,大唐、华能、国家电网等能源企业纷纷加大清洁能源投入,中国电力预计到2025年,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将超过90%。建昌光照条件好,地域广大,非常适合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于是,充分利用这一机遇,成功引进大唐“风光水储”一体化基地项目。
推动招商引资“上台阶”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取决于抓落实的决心和力度。
建昌县在努力完成目标任务上“见真章”。县委、县政府在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各乡镇、各单位、各部门的招商任务,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让大家认清形势、认领任务,化压力为动力,切实扛起责任、扎实推进,确保任务完成、目标实现。
建昌县还进一步完善项目推进机制。重点把招商中心和项目服务中心人员编制落实好,充实人员力量,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各部门领导分级包保重点项目制度,由领导牵头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保障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好的营商环境,是集聚各类要素的“引力场”,是更持久的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建昌县委、县政府掀起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以更加精准的政策支持企业发展,以更加贴心的服务解决企业难题,以更加有效的举措强化要素保障,在全县上下营造重商、亲商、爱商的良好氛围,让企业和企业家专心、安心、舒心、顺心、放心地在建昌投资发展。
建昌县认真落实好项目管家制度,围绕项目开工的前期要件、要素,靠前服务、跟进服务,尽快备齐要件要素,不让项目开工等手续;强化政策保障,制定了招商引资考核奖励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人员进行奖励,单个项目最高奖励可达1000万元;强化用地保障,抓紧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千方百计盘活土地,为项目建设留出足够空间;强化配套保障,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完善园区配套设施。
种好“梧桐树”,诚引“凤凰栖”。相信,坚定的决心、务实的举措、良好的营商环境、清新的“发展空气”,一定会让建昌成为炙手可热的投资兴业、创业创新的沃土,一定会为葫芦岛振兴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