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分社正文

重现千年辽瓷 变身精妙“伴手礼”

沈阳日报 2022年07月14日 09:4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孙天舒:

  别具匠心、精妙绝伦、小巧玲珑、巧夺天工……这是7月13日下午,记者走进“天舒辽瓷”展览馆里的第一感受。

  一件件典雅、别具一格的辽瓷呈现在记者眼前,或造型独特,赏心悦目;或瓷瓶莹净、图案古朴。这些精品辽瓷,有孙天舒的老师关宝琮的作品,更有经孙天舒的巧手,将一块块不起眼的泥土演变为人间的传奇。

  辽代陶瓷,简称辽瓷,始于1000多年前的北方大地,是中国瓷器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少数民族政权命名的瓷器种类,被誉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枝奇葩”。随着历史的演变,辽瓷消失在世人眼中竟达数百年。近几年,青春靓丽的非遗辽瓷代表性传承人、“80后”孙天舒,不但恢复了断代的辽瓷技艺,而且让具有千年历史的辽瓷文化变为大放异彩、匠心独具的精美“伴手礼”。

  千百次失败 终于换来成功

  “辽瓷文化是我们北方文化的一脉,是北方人值得骄傲的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家乡人,我应该把这个断档的记忆拾起来,将它恢复并传承下去,再让它发扬光大。”作为辽瓷传人,孙天舒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

  孙天舒说,辽瓷与自己有着不解之缘,也许是一种命中注定。小时候,家里空间十分有限,但母亲总会变着法使室内焕然一新。最得力的道具是几个陶瓷瓶子。妈妈有时会在淡雅的瓶子里插上几枝杜鹃花,置于餐桌上;有时会将好看的瓷瓶挪到客厅,摆在电视柜上、茶几上,用以“装点门面”。孙天舒与陶瓷的缘分就是在这样耳濡目染中形成的。也许从那时起,在她心里就已种下了属于辽瓷的种子。

  孙天舒对陶瓷艺术,有着天生的灵感。这种灵感促使着她在上大学期间,常去旁听陶瓷课程,同时也不停地思考:“我的家乡曾经有着怎样灿烂的陶瓷文明?该怎样来传承?”因此,2011年,她大学本科毕业后,便跨专业考取了沈阳理工大学陶瓷专业研究生。

  读研期间,她多次去国内知名窑口学习,有时在作坊旁一待就是几个月。

  制作陶艺是个体力活儿。在高强度的工作中,孙天舒对自己的作品越来越不满意。于是,她转身向外,到不同窑口去寻找答案。这样,她结识了北瓷泰斗、辽瓷研制第一人关宝琮先生。关宝琮先生共有13个弟子,却对孙天舒十分青睐,孙天舒在艺术上的造诣和对陶瓷事业的热爱,深深打动了关宝琮先生,他将掌握的辽瓷技艺毫无保留地传到了孙天舒的手里,并“钦点”她成为辽瓷传人。

  为期两年艰苦的窑口考察生活结束后,她立刻回到沈阳,一头扎进自己的工作室,想为家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这一天,孙天舒将烧好的陶瓷拿回家,笑着问母亲:“震撼吧,这就是我们北方文化艺术!”母亲盯着那流光溢彩的瓷瓶,震惊了,连连点头说好。那天,母亲被孙天舒打动,又劝服了父亲支持孙天舒的想法。随后,父母拿出攒了大半辈子的养老钱交给孙天舒。二老对她说:我们这是破釜沉舟支持你!

  恢复辽瓷的路程并不平坦,孙天舒一度吃住在窑厂,平均两天一炉的实验,从失望再到失望……付出总会有回报。她还记得那是2017年的一天,她小心地打开窑门,蓦然发现这一窑的作品竟然全是好的,十分完美。

  孙天舒终于成功将断代200余年的辽瓷烧造技艺恢复成功。那一天,一家人特别兴奋。

  一鸣惊人 作品成为国礼

  现在,孙天舒被认定为辽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拥有知识产权117项,专利25项,创新品、恢复品多达400余种,并将其定位为:用可以使用的千年文化,做拿得出手的辽宁礼物。

  孙天舒从业12年,每一年都会留下一件精美的代表作品作为纪念,每一件作品都表达了她对不同时期生活的深刻感悟。其中有一件作品《玉璧礼天》,她说:“这件作品对我来说,是一种告诫。告诫我自己,对于辽瓷,对于整个设计团队,我要保有尊崇的那份初心。”

  孙天舒制作的辽瓷有三个显著特点:器型扁身。比如皮囊壶,因为它是由游牧民族而来,马上征战所用,所以器物的造型与日常生活习惯相关,能挂、能拎、能背;“辽三彩”的绿、黄、白是经典的配色。绿色是契丹民族放牧游猎的草场,黄色是转为农耕生活的土地,白色是蓝天白云。辽瓷装饰纹饰有种凹凸感,这种特有的凹凸感是用刀刻在器物上所留下的。

  孙天舒拥有的部分发明专利填补了国内外同类产品的空白,其产品不仅成了辽宁颇具特色的“伴手礼”,还被纳入国礼用瓷。她的辽瓷作品《马到成功》《富贵平安》等先后获得国家级金奖,更有诸多作品被景德镇大学、北京陶瓷艺术馆,以及社会名流收藏。其中《旺运系列——龙凤杯》入选2019年国家礼品名录,《辽瓷三宝》(皮囊壶,凤首瓶,葫芦瓶)被北京博物馆收藏。倪萍、郎朗、李玉刚等名人也收藏了她的多件作品,并赞不绝口。

  传承辽瓷 一直在为之努力

  孙天舒,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级技师、工艺美术师、盛京大工匠、劳动模范、“沈阳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沈阳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创业带头人大赛十佳创业标兵、最美沈阳人、省辽瓷专业委员会会长、全国青年农村致富带头人等,时时感到自己传承与光大辽瓷文化的重任所在。孙天舒面对众多荣誉,仍然保持初心不改,她说:“对我来说,最主要的成就并不是荣誉,而是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并知道辽瓷。就是这件事,足够我开心,并一直为之努力着。”

  为了将辽瓷这项技艺传承下去,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辽瓷文化,孙天舒除了成立辽瓷产业园,还建起辽瓷展馆,包括研学和景区等。孙天舒说,正是因为得到沈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与鼓励,她才收获了今天的丰硕成果。

  2021年底,经有关方面推荐,孙天舒当选政协沈阳市十六届委员会委员。她满怀感恩之心,又踏上了创业和履职交相辉映的新征程。她表示:“作为政协沈阳市十六届委员会委员、非遗辽瓷代表性传承人,我有责任、有义务将家乡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发展,宣传弘扬,将辽瓷文化创意化表达,更好地展示地域文化的深厚内涵。”

  孙天舒表示,她将在“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中,以非遗传习基地为根基,研发“天舒辽瓷”课程体系及材料包,形成系统化、规模化的运营模式,让辽瓷文化走进校园,让青少年从小就了解辽瓷文化。通过政府搭建的推广平台,以宣传和弘扬辽瓷文化为载体,讲好辽宁故事、沈阳故事,把家乡最靓丽的文化发扬光大,展示给世人,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辽瓷产品,喜欢上辽宁、沈阳,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来沈阳创业,为沈阳建设文化强市作出自己的贡献。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记者 陈凤军/文 主任记者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