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分社正文

沈阳:第一书记王鑫用心驻村“认养农业”助村民致富

中新网辽宁 2022年06月25日 09:05

  中新网辽宁新闻6月25日电(李晛)6月,在沈阳市于洪区造化街道闸上村的260亩水田里,嫩绿的水稻秧苗刚刚栽入稻田,大米就卖出去了。原来,今年闸上村改变水稻销售模式,搞起了“稻田认购”。6月24日,闸上村举行了稻田认购签约仪式,现场就有20位客户签订了认购合同,认购了90亩水稻田。

1、6月24日,闸上村举行稻田认购签约仪式。李晛 摄
6月24日,闸上村举行稻田认购签约仪式。李晛 摄

  沈阳市于洪区闸上村以蒲河古道水闸得名,距今已有510年的历史。蒲河,闸上村的母亲河,滋养着这片古老的土地。闸上村全年无霜期155天至180天,平均年降水量700毫米,年日照3148小时,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水利充沛。在水稻生长期,冷暖空气频繁交汇,昼夜温差大,非常有利于作物生长。在良好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共同作用下,稻穗获得充足的养料,稻粒充盈饱满,大米晶莹剔透,米饭香甜软糯,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2021年,闸上村大米已申请注册品牌。

2、现场有20位客户签订认购合同,认购90亩水稻田。李晛 摄
现场有20位客户签订认购合同,认购90亩水稻田。李晛 摄

  “这不是虚拟的‘开心农场’,而是现代农业的一种新业态——认养农业。”据闸上村第一书记王鑫介绍,认购稻田的费用为每亩地2980元,保底收获800斤大米。认购的稻田由合作社社员耕种,从春种到秋收,在育苗、插秧、施肥、除草、收割、仓储、配送等环节全程托管,合作社提供全程式服务,无须认购人亲自耕作。

  据了解,认养土地的大米全部使用蒲河生态廊道水源灌溉,有机肥种植,人工除草,做到不抛光、不打蜡、无任何添加剂,从源头上保证水稻的无公害、纯绿色。同时,合作社组建微信服务群,定期拍摄照片、录制视频,保证认购人实时掌握稻田种植进度、生长状况。水稻收获后精细化磨米,包装精美,送米到家。认购人还可以在不同的农事季节参与田间管理,体验农耕乐趣。

图为签订认购现场。李晛 摄
图为签订认购现场。李晛 摄

  “稻田认购”的成功启动与沈阳市人大人事选举委员会任免选举处的王鑫同志息息相关。自2021年9月担任于洪区造化街道闸上村驻村第一书记以来,王鑫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一名人大工作者,王鑫努力为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牵线搭桥”,在于洪区人大常委会帮助下,先后对接了多名市、区人大代表。

  “闸上村的大米香糯清甜、健康优质,我愿意认购。”于洪区人大代表、沈阳大清宝泉矿泉水饮品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敬华当场认购了10亩稻田,用于企业员工福利。“好水养好米,好米润好人。相信闸上村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一定能够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致富新路子。”张敬华说。

图为与会人员合影。李晛 摄
图为与会人员合影。李晛 摄

  “对认购人来说,这是一种时尚、健康的生活方式。”王鑫说,“对传统种植农业来说,这是一种新思路带来的新业态,并且已经成为农业增值服务的具体表现。”据悉,闸上村将把稻田认购活动与旅游、休闲、文化等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休闲农业新模式,使更多农民和消费者从中受益。

  “有机肥是免费提供的,还有稻田拔草补助,秋收的时候还会高于市场价......”闸上村村民庞建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稻田认购”使村民的大米不愁卖了,很感谢王鑫书记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所做的辛勤付出。

  王鑫有热情、有能力,他在闸上村了解党建工作、集体经济、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基本情况,了解闸上村当前急难愁盼的重大民生问题,并就当前现状和产生根源进行深入剖析。他用心为群众服务,耐心听取群众的诉求,为实现乡村振兴,除了“土地认养”,王鑫还在闸上村搞起了送医下乡、法律咨询、做苏子叶试验田、为村民修路、为村中企业提供安全保障等十余项工作。“帮助一家两家致富不是我的目标,我希望把帮助和温暖送给更多人带领闸上村民同致富。”王鑫如是说。(完)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