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漫评:从“粮仓”到“市场” 让农业现代化跑出“加速度”

10月17日,辽宁省昌图县现代农业发展投资集团铁路专用线正式开通,国铁沈阳局以系列务实举措打通粮食运输“最后一公里”,既是粮食物流体系升级,更是民生保障责任的切实履行。
专用线建设是国铁沈阳局破解粮食运输堵点的关键抓手,为粮食流通架起了高效便捷的“高速桥”。昌图专用线与沈大铁路无缝衔接,大幅减少农产品短驳转运环节,直接降低综合物流成本。对粮贸企业而言,运输效率提升意味着资金周转更快、经营压力更小;对农民来说,粮食能及时外运变现,劳动成果有了稳定保障,种粮的积极性也更足。这条“高速桥”真正架起了产区与市场之间,也架在了民生需求之上。
进入10月北粮南运迎来年度高峰,粮食外运需求激增。面对这一情况,国铁沈阳局通过运力倾斜与服务升级,打造粮食运输“直通车”,将运力向粮食运输优先调配。地处京哈铁路干线的吉林扶余营业站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站不仅固定运粮专线、增设19条运粮传送带提升装卸效率,还推行优先配空、优先装车的服务模式,日均发运粮食50余车、合计7万余吨,实现了粮食运输的高效周转。如今粮贸企业提交需求后,短时间即可完成装车发运,有效缓解高峰运粮压力,确保粮食及时南运,为市场供应抢出时间。
同时,国铁沈阳局以多式联运与精细化管理,织密粮食运输“保障网”。为最大化发挥运输效能,国铁沈阳局主动联动公路、海运等资源,开行长春、白城至大连港等多式联运班列,通过固定班期、线路和运力,实现铁路与港口班轮的精准对接。针对不同粮食特性,推行定制装载方案:散装粮用敞顶集装箱,通过“机械灌注+苫布密封”控制损耗;袋装粮食实行“货不落地”直装,规范摆放间距降低刮损风险。从运输方式整合到流程把控,每一项举措都围绕“颗粒归仓”的目标,让粮食从产区到销区的全流程都得到妥善保障。
从专用线延伸至田间,到高峰运力精准投放,再到多式联运与精细化管理,国铁沈阳局切实打通“最后一公里”。不仅高效承接东北粮食外运需求,更守护粮食安全民生底线。在这条北粮南运的钢铁动脉上,每一趟列车、每一条线路都承载民生温度,彰显交通保障民生的责任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