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沈白高铁:东北振兴的“黄金通道”

本站 范辉

  现如今,沈白高铁已正式开通运营,这条承载着期待的钢铁动脉,宛如一条钢铁巨龙,在白山黑水间奔腾呼啸。这条全长43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使东北东部地区快速客运通道连成闭环,为东北全面振兴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

  沈白高铁开通,首先带来的是交通格局的巨大变革。以往,辽宁东部、吉林东南部因地形复杂,交通受限,发展要素难以高效流动。如今,沈阳至长白山最快仅需1小时53分钟,北京至长白山也压缩至4小时33分钟。通化、白山等地迈入“高铁时代”,城市间的物理距离被拉近,人流、物流、信息流得以高效流通。辽吉两省高铁形成闭环,东北高铁网完成历史性合龙,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沈白高铁不仅是速度之线,更是创新与绿色之线。桥梁和隧道占了沈白高铁全程的78%,现场施工穿过11条地质断裂带、跨过三大水系的80多条河,而且施工现场特别冷,一年里能正常施工的日子还不到200天,施工难度特别大。为了处理17.2公里的膨胀土路段,沈白高铁建设者专门设计了能调节温度的路基系统。为了解决长白山火山灰地层一碰到水就散的问题,研发了“挖一点就立刻加固”的技术。沈白高铁建设者用自己研发的架桥设备,在城市狭窄空间和又冷又冻的土地上修好了大桥。沈白高铁的建设者们克服了重重困难,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施工难题。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沈白高铁建设者用卫星、无人机等技术,对沿线的自然保护区和水源地进行勘察规划,采用“绕着走、穿过去、避开敏感区”的方案;施工时,把废弃的土渣处理后变成环保建材,对临时用的土地用完后恢复成耕地或绿地,保护沈白高铁沿线生态环境,筑起了一条“高铁绿色生态走廊”。

  高铁通达之处,幸福也在生长。沈白高铁沿线旅游资源丰富,以往却因交通不便而不为人知。如今,“高铁+旅游”模式迅速兴起:长白山推出“持高铁票门票优惠”政策,长白山景区迎来更多京津冀游客。沈白高铁带来的不仅是游客,还有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资源的共享。吉林东南部偏远地区的农产品能更快进入大城市市场,农民增收有了新途径。沈阳的优质医疗资源也能更便捷地辐射基层,民生福祉得到切实提升。

  沈白高铁的开通,不只是新增一条铁路线,更是为东北全面振兴铺设了通途。它缩短了时空距离,拉近了人心距离,激活了沉睡资源,点燃了发展信心。在这片黑土地上,高铁正推动区域融合、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当钢铁动脉贯通白山黑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更密的交通网,更是一个更畅通、更绿色、更温暖的东北。这趟驶向振兴的幸福列车,正载着万千百姓,奔向共同富裕的明天。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