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舒展筋骨 备战冬运
10月29日清晨,晨曦穿透薄雾,洒在长图线515公里200米至516公里300米铁路线上。山间原本的宁静被嘹亮口号声、轰鸣机械声打破,来自沈阳局集团公司延吉工务段运输一线的60余名干部职工携带工机具集结在线路两侧,一场为钢轨“舒筋解乏”的秋季应力放散施工,在朝阳下有序展开,为即将到来的寒冬筑牢铁路运输安全屏障。
为精准防范冬季因钢轨应力引发的断轨风险,这个段对一年来钢梁桥施工地段、破底清筛地段、小半径曲线地段、涵洞顶进地段等51处锁定轨温变化较大的地段实行“动态管理”,入冬前抓紧进行钢轨应力放散,确保线路设备安全过冬。
“命令已下,可以上道。”7时整,干部职工同声复诵调度命令后,立即投入到施工中。这个段重点维修车间负责焊轨的职工率先“破局”,仅用3分钟时间就架设起了锯轨机、挡火板,开始锯轨。图们、延吉、黄泥河线路车间参战的干部职工同步“发力”进行松卸螺栓,并在钢轨下垫入滚筒,减少钢轨伸缩阻力,20分钟后,上千颗钢轨螺栓成功解除对钢轨的“束缚”。
“锁定轨温23℃,各点的放散量依次为9毫米、19毫米、28毫米……”8时30分,技术科工程师邵珠峰通过对讲机向各小组传达放散量。随后,“一二、一二”整齐有力的号子声响起,撞轨小组的5名作业人员紧握大绳,牵引着约六百斤重的撞轨器,对钢轨进行匀速撞击。撞轨小组听到“还差5毫米”的指令继续发力。“到位,锁定。”现场负责人、图们线路车间副主任肖文锋发出指令。各小组立即切换到“冲刺模式”,干部职工迅速开始紧固螺栓,并有序进行调整轨距、零配件、整理道床等工作。
与此同时,两个焊轨小组有条不紊的进行除锈、对轨、封箱、预热、点燃焊药、拆模、打磨,所有工序一气呵成,高效完成了钢轨焊接工作任务。整个施工中,技术科、安全科相关干部严把施工质量和安全关,确保了施工高质量完成。
11时整,质检组人员手持专业仪器,对线路轨距、水平、螺栓扭矩、焊接质量等进行逐项确认,所有指标均符合放行列车标准后,首趟列车安全通过“舒筋解乏”的施工现场,线路正点开通。截至目前,这个段累计钢轨放散31.913公里,完成全年放散总量的81.4%,确保冬季铁路运输线安全畅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