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分社正文

回望“砥砺奋进的‘十四五’” 沈阳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明显跃升

沈阳日报 2025年10月29日 13:56

  10月28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砥砺奋进的‘十四五’”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姜晓华出席发布会并介绍有关情况。

  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6923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9027.1亿元,年均增长5.5%,比“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速提高2.7个百分点。国家赋予我市新的城市性质,由“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升级为“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沈阳都市圈成为东北第一个、全国第九个国家级都市圈。消费活力充分激发,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154.8亿元,是2020年的1.2倍。

  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

  全市持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重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不断壮大,“老原新”21条产业链聚链成群,10个重点产业集群总规模突破1万亿元,高端装备、汽车、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5个产业集群突破千亿。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工业母机、航空3个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3.5%,比2020年提高9.2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新跃升

  沈阳连续4年在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价中实现晋位升级,跻身全国20个科技强市之一,连续5年入选全球创新指数科技集群百强。重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辽宁材料实验室、辽河实验室投入运行,太行实验室辽宁研究中心正式挂牌,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达到18个。“十四五”期间,新增两院院士6名,总数达到28名,截至2024年累计认定高层次人才3274人,是2020年的2.7倍。

  重点领域改革开创新局面

  沈阳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被国务院确定为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案例。国企改革纵深推进,2024年国企营业收入增长49.5%,沈鼓集团混改新模式入选中国改革典型案例。全市实有经营主体138.1万户,比2020年同期增长51.2%。

  高水平开放合作展现新格局

  “空陆海网”对外开放通道不断拓宽,开通全货机航线8条、国际客运航线17条,获批东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实现“三通道六口岸”全覆盖。2024年全市出口总额达到582.4亿元,较2020年增长112.2%,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86家。

  城市功能品质获得新提升

  综合交通体系更加完善,2024年桃仙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2374万人次,沈阳地铁1号线东延线、2号线南延线、3号线西段及4号线一期开通运营。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成为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行动城市,截至2024年改造提升101条大街主路和825条背街小巷。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累计建设口袋公园3098座,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8天,比2020年增加31天。

  民生福祉保障达到新水平

  沈阳市连续3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连续4次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实施“舒心就业”工程,城镇新增就业累计55万人,成为“中国最佳促进就业城市”。实施“幸福教育”工程,获批东北首个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国家实验区。实施“健康沈阳”工程,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等一批重大民生项目竣工验收。

  风险化解实现新突破

  沈阳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风险,扎实推进“一行一策”化险改革,严格政府债务限额管理,青年大街沿线12个停缓建项目全部盘活,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黄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