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四十载坚守护铁路,一腔赤诚传匠心

本站 葛馥亮 许兆阔

  10月25日,长春车辆段空电车间暖意融融,一场简朴而真挚的退休欢送会正在举行,今年60周岁的电焊工王立国即将光荣退休。四十年来,他手握焊枪扎根生产一线,以零差错的工作实绩筑牢安全防线,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着铁路人的责任与担当。今天,同事们齐聚一堂,用最温情的仪式,向这位守护铁路半生的“老匠人”致敬。

  此次欢送会以“致敬坚守、传递责任”为主题,各环节精心设计,仪式感满满。当车间党总支书记杨宝石宣布“王立国同志自即日起光荣退休”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这掌声既是对他四十年无安全纰漏工作的肯定,也彰显了车间对“零差错”工作标准的重视。四十年间,王立国手握焊枪攻克无数难题,其精湛技艺为车间筑牢铁路安全防线提供了重要支撑。

  为让“工匠精神”更具象,车间策划拍摄了王立国的工作视频并现场展播。电视屏幕上,王立国的身影格外动人:他时而手握焊枪半蹲在列车底部施焊,即便汗水浸湿工作服仍专注如初;时而紧盯焊接口,生怕出现半点偏差;面对年轻职工,他手把手调整焊枪角度,语气里满是“别急,慢慢来”的耐心。这些日常片段,不仅是他个人工作的缩影,更成为车间向全体职工传递“专注、精准、传帮带”理念的生动教材,现场不少职工深受触动,进一步强化了对岗位责任的认知。

  “身份交接”是此次欢送会的核心环节,也是车间推动技术与责任传承的关键举措。班组工长孙永燚亲手为他御下佩戴多年的工作服肩章,换上“光荣退休”的红绶带,“王师傅,您扛了四十年的责任,现在我们接过来了!”这句话,既是对王师傅的承诺,更是车间青年一代接棒安全使命的宣言。王立国轻抚绶带时的动容瞬间,成为车间“老带新、传帮带”优良传统的鲜活见证。

  秉持关怀与传承并重的理念,车间党总支书记代表组织送上了精心准备的纪念品——定制工作照相框和全自动扫地机。定制相框里,定格着王立国在岗位上施焊的专注瞬间;全自动扫地机则承载着美好祝福,愿他退休后卸下忙碌,安享幸福生活。“请师傅放心!您教的‘稳、准、细’三字要诀,我一定学扎实!”作为接班人的车电钳工张旭阳站起身,语气坚定。他还记得初学时,手不住颤抖,是王师傅从身后扶住他的手,反复叮嘱:“咱焊的是铁路安全,半点马虎不得!”如今,这句话早已深深印在他心底。

  为充分发挥老职工的经验价值,车间特别设置了“传经送宝”环节。王立国分享四十年工作经验,没有华丽辞藻,却满是干货。从“如何通过焊花颜色判断温度是否合适”到“列车关键部位焊补的注意事项”等实用技巧,到“遇到复杂情况别慌,先查图纸再动手”的实战经验,都被青年职工们认真记在笔记本上,更刻进了心里。

  茶话会上,车间备好水果热茶,营造出温馨氛围,同志们纷纷回忆起与王立国共事的点滴。有人提起王立国为赶工期连续加班的往事,有人感谢他当年主动帮自己解决技术难题,王立国则笑着叮嘱大家“工作要认真,身体也要顾好”。欢声笑语中,满是师徒情、战友情的温暖。

  茶话会上的欢声笑语还在耳畔回响,“传经送宝”时的实用箴言已刻进心间。王立国四十年的坚守,是铁路人“安全至上”信念的生动注脚;他倾囊相授的匠心,是车间“老带新、传帮带”优良传统的鲜活写照。愿这份跨越四十载的赤诚与坚守,化作不息的薪火,照亮更多铁路人的前行之路,守护万千列车平稳驰骋。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