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车务段:未“雪”绸缪,筑牢冬季铁路安全“防火墙”

本站 李佳玲

  北风渐起,冬意悄然而至。当人们还在回味秋日的暖阳时,在沈阳局集团公司本溪车务段的辖区内,一股“防患于未然”的安全热潮已然澎湃涌动。一场以“防寒过冬、预防为主”为主题的冬季安全大检查,正以“箭在弦上”的姿态全面铺开。这并非亡羊补牢,而是一场抢在严寒之前的主动出击,一次对安全防线的全面加固。本溪车务段的干部职工们,正用智慧和汗水,精心构筑一道坚实可靠的冬季安全“防火墙”。

  思想“预热”,拉响预防“先行哨”。“安全是1,其他是0,而预防则是守护这个1的最强盾牌。”本溪车务段将安全意识的“预热”工作置于首位。段领导分片包保,深入一线班组,利用安全分析会、班前点名会等多种场合,不讲空话、只捞“干货”,生动剖析冬季典型事故案例,精准讲解潜在风险点位,让“预防为主”的理念从纸面走入心间。各车站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制作生动易懂的H5安全提示、开展“安全隐患随手拍”活动、组织冬季安全知识趣味竞赛等,让安全教育“活”起来,让安全意识“热”起来。这场思想上的“全民动员”,成功拉响了预防风险的“先行哨”,为后续行动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能。

  精准“把脉”,打好隐患“预防针”。虽然窗外尚未见雪花飞舞,但本溪车务段已然进入“临战状态”。他们坚信,最好的处理就是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大检查聚焦冬季关键风险,提前介入,精准“把脉”。行车设备“强筋骨”。针对冬季道岔转换、信号传输等易受影响的“敏感点”,一场覆盖全段的设备“秋检秋鉴”回头看工作正在细致进行。工务、电务兄弟单位紧密协作,对线路、道岔进行精调细整,对信号、通信设备进行防寒保暖维护,为行车关键设备提前穿上“保暖衣”,注入“防冻液”,确保其在严寒中依旧“筋骨强健、反应灵敏”。客运服务“想在前”。客运部门早已未雨绸缪。防滑地垫、警示标识、融雪剂等应急物资已清点完备、配置到位。他们对站内供暖系统进行了全面检修,确保候车环境温暖如春。更组织客运人员开展了雨雪天气旅客引导、防滑倒应急处置等模拟演练,确保一旦天气变化,能够从容应对,让旅客的冬日出行之路既安全又温馨。劳动安全“暖身心”,职工的平安是安全基石。车务段提前为一线职工配发了棉帽、手套、防滑鞋等劳保用品。各站小药箱也及时补充了冻疮膏、感冒药等冬季常备药品。一场以“冬季作业安全与健康”为主题的讲座,贴心提醒职工们注意保暖,合理作息,以最佳的身体状态迎接严寒挑战。

  科技“赋能”,擦亮预警“千里眼”。预防工作,离不开科技的“火眼金睛”。本溪车务段充分利用既有的视频监控系统、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平台等科技手段,对安全生产进行全过程、无死角的“智能体检”。通过数据分析,预判设备性能变化趋势,指导进行预防性维修;通过视频巡查,规范现场作业行为,将违章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这套“人防+技防”的组合拳,极大地提升了安全风险的前瞻预判和主动防控能力,真正做到了“防于未然,止于未发”。

  协同“联动”,织密安全“防护网”。安全预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同频共振。本溪车务段强化内部联动,车务、货运、客运及各中间站信息共享、步调一致,形成了强大的内部合力。同时,主动与工务、电务、车辆等部门沟通协作,建立联劳协作机制,共同研判风险,协同处置问题。此外,还与地方气象部门建立了信息直通渠道,确保第一时间掌握极端天气预警,为提前部署防范措施赢得宝贵时间。一场多部门联合参与的除雪保畅应急演练,不仅检验了预案的可行性,更磨合了队伍,提升了协同作战能力,织就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安全“防护网”。

  风雪虽未至,防范正当时。本溪车务段这场以“预防为主”的冬季安全大检查,展现的是一种“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的智慧和担当。全体干部职工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严阵以待,精心备战,誓要打赢这场冬季安全生产的主动仗,用万全的准备迎接风雪的考验,全力确保钢铁大动脉在整个冬季的安全、畅通、温暖!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