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客货双轨和鸣 服务经济发展

本站 吕佳航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交出亮眼答卷:旅客发送量达35.37亿人次,同比增长6.0%;货物发送量突破39.12亿吨,同比增长2.8%。这组数据背后,是客运“流动星河”载万千旅客奔赴山海,是货运“钢铁诗行”运八方物资赋能发展。中国铁路以客运腾飞之姿、货运担当之力,在神州大地奏响双轨和鸣,为经济脉动注入动能,为民生温度筑牢根基,在时代画卷中晕染出柔暖而坚定的发展底色。

  以“流动”织就幸福诗笺。35.37亿人次的出行背后,是无数关于团圆、梦想与活力的温柔叙事。长三角的“1小时通勤圈”里,上海旅客乘高铁赴苏州的晨光与杭州创业者赴宁波的晚霞,在轨道上书写“双城生活”的抒情诗;川藏线的拉林铁路旁,林芝果农的藏香猪、松茸乘着动车奔赴内地餐桌,牧区孩子坐着火车驶向拉萨校园的背影,让“民生天路”成了高原上最动人的诗行。每一次车票的售出、每一声准点的鸣笛,都是铁路部门写给人民的“幸福情书”。

  以“畅通”书写担当长卷。39.12亿吨的货运量中,藏着铁路保障国计民生的硬核温柔。去年盛夏,华东电煤告急时,大秦铁路的“保供专列”如钢铁驼队,月送2000万吨煤到江浙沪电厂,让居民空调的凉风里有了安稳的温度;秋收时节,黑龙江的千万吨粮食乘铁路集装箱南下,这“粮运长龙”是铁路货运写给全国的“温饱承诺”。从电煤到粮食,货运线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更是民生的“温暖压舱石”。

  从客运的“天涯若比邻”到货运的“物畅其流”,这双轨并行的韵律,是铁路对“发展为了人民”最诗意的诠释。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根本宗旨,随着科技的发展,智慧铁路的迭代升级将让这曲交响更动人,继续为经济与民生书写更璀璨的诗章。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