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漫评:中欧班列“跨越山海”,东北振兴注入“钢铁动能”

本站 黄立博

(漫画作者:王秋实)

  近日,一列满载集装箱的中欧班列从沈阳集结中心驶向莫斯科,标志着该中心往返班列突破2000列。这一里程碑背后,是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以物流为笔、以钢轨为墨,在东北振兴画卷上写下的生动注脚。

  高效物流构建贸易“快车道”,让跨境往来跑出加速度。过去,东北跨境贸易常受限于物流时效与成本,而集结中心的突破彻底改变这一局面。依托自主研发的铁路物流信息平台,海关、铁路与企业实现数据实时共享,通关效率提升超50%;班列抵达俄罗斯仅需12天,较海运时效提升3倍,成本却仅为空运的五分之一。尤其是“沈阳—别雷拉斯特”精品班列10天直达莫斯科的突破,更是将“远距离”变成“近往来”,为东北外贸打通了便捷通道,让本地产品更快走向欧洲,海外商品更高效进入东北市场。

  双向流通激活产业“新动能”,让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自2023年运营以来,集结中心两年运输货物超22万标箱,服务国内外企业2000余家,年均进出口货值超2亿美元。2024年回程班列数量创新高,不仅扭转了过去“去多回少”的局面,更推动外贸“互赢局面”加速形成。一方面,东北的装备制造产品、特色农产品借班列出口量显著增长;另一方面,欧洲的汽车零部件、高端消费品通过班列高效运回,吸引跨境电商、高端制造企业向沈阳周边集聚,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为东北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枢纽辐射织密开放“协作网”,让区域发展打开新格局。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其影响力早已超越沈阳,辐射更广阔区域。目前,集结中心已形成连接六大口岸的运输通道,覆盖20余个国家50余座城市,货源辐射东北三省及京津冀、长三角等经济核心区,承运商品超5000种。这种“枢纽对枢纽”的高效连接,不仅拉近了东北与国内其他经济圈的距离,更强化了东北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纽带作用,让东北从“内陆腹地”变为“开放前沿”,为区域协作发展搭建起关键平台。

  从2000列的里程碑到未来更广阔的蓝图,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正以钢铁臂膀扛起东北振兴的重任,用物流动脉激活区域发展的潜能,而这飞驰的班列,终将成为东北驶向全面振兴新未来的最强劲引擎。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