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守牢“粮袋子”里的民生温度
金秋十月,辽宁黑土地上稻浪翻滚、玉米飘香,丰收的喜悦洋溢田间。如何让农民“粮出手、钱到手”?辽宁省近日打出政策组合拳,通过筑牢资金链、打通运输网、升级服务链,全力守护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让丰收成果真正转化为暖心收益。
政策加码注入“强心剂”,破解卖粮顾虑。 秋粮收购是粮食安全的“最后一公里”,辽宁将其视为党政同责的“试金石”。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联合财政、交通等部门,围绕“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装粮、有车运粮”细化方案,提前织密保障网。其中,省财政厅安排的1000万元“粮油农担贷”尤为亮眼——不仅为收购企业提供担保贷款,更以2%的利息贴息和0.5%的担保费贴费,直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让农民吃下“丰产必丰收”的定心丸。
打通堵点畅通“大动脉”,架起产销快车道。 作为北粮南运枢纽,辽宁深知物流畅则粮价稳。通过强化省际、市际政府协作,引导销区省份来辽建立粮源基地和异地储备,既盘活闲置仓容,又拓宽购销渠道;更以交通物流保通保畅机制为抓手,精准对接铁路、公路、水路运力与粮食运输需求,让每一粒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的旅程更高效。高效的物流网络,既稳住了市场供应,更为粮食产业注入活力。
服务升级加快传递“暖温度”,聚力绘就惠农“同心圆”。 秋粮收购一头连着国家粮仓,一头系着农民钱袋。辽宁聚焦农民“急难愁盼”,创新服务方式:价格上墙、标准上榜、样品上台,让交易明明白白;推广预约收购,让农民“指尖一点”就能错峰售粮,少跑腿、少排队;加强粮食经纪人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依托产后服务中心提供清理、干燥、收储等一站式服务,科学储粮技术指导直达田间,帮助农民减损增收。这些贴心举措,让农民在丰收季感受到贴近民心的温暖。
粮稳天下安。辽宁以“政策护航+服务升温+物流保畅”的组合拳,将国家粮食安全落细落实,既守住了农民利益底线,更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当金黄的稻谷顺利归仓,当农民的笑脸映着沉甸甸的粮款,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丰收的喜悦,更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底气与民生福祉的生动绽放。这份“粮袋子”里的民生温度,正是辽宁对“中国饭碗”最有力的守护。





